艾森股份(688720) 公司年报点评:先进封装相关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29 21:55:58 评论:0

  艾森股份(688720)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20.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48万元,同比增长2.5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54.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6万元,同比增长0.71%。

  平安观点:

  先进封装相关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32亿元(+20.04%YoY),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整体需求的复苏,尤其是先进封装相关产品的需求增加,有力拉动了公司产品的销量,公司在先进封装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公司凭借在电镀液及光刻胶等核心产品上的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在客户端的市场份额。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48万元(+2.51%YoY),增长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加大在先进封装及晶圆制造领域,尤其光刻胶等高端及“卡脖子”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4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26.42%(-0.76pct YoY)和7.75%(-1.32pct YoY)。从费用端来看,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27%(+0.71pct YoY),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91%(+0.32pct YoY)、5.72%(+0.05pctYoY)、-1.98%(-1.20pct YoY)和10.62%(+1.54pct YoY)。2025Q1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54.13%YoY,+5.23%QoQ),归母净利润756万元(+0.71%YoY,-21.60%QoQ),扣非归母净利润664万元(+84.39%YoY,-10.58%QoQ),主要系公司在各领域的收入都呈现稳步增长,自身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00%,且马来西亚INOFINE进入合并体系,总体实现营业收入54.13%的增长。Q1单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6.56%(+0.03pct YoY,-0.21pct QoQ)和6.22%(-2.95pctYoY,-1.83pct QoQ)。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核心板块产品保持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从营收结构上看,2024年,1)电镀液及配套试剂销售收入为1.96亿元,同比增长9.67%,毛利率为44.82%,同比提升4.77pct;2)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销售收入为0.95亿元,同比增长37.68%,毛利率为22.21%,同比减少6.06pct;3)电镀配套材料销售收入为1.27亿元,同比增长33.68%,毛利率为2%,同比提升0.35pct。公司在先进封装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营业收入增长42.24%,带动总体收入实现增长。公司先进封装用电镀液及添加剂已实现多款产品量产供应,广泛应用于Bumping和RDL等工艺。例如,电镀铜基液(高纯硫酸铜)已在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实现稳定供应,电镀锡银添加剂已通过长电科技的严格认证并取得小批量订单;先进封装用电镀铜添加剂正处于批次稳定性验证阶段。在晶圆制造领域,公司28nm大马士革铜互连工艺镀铜添加剂产品目前处于产品认证后期阶段;5-14nm先进制程的超高纯硫酸钴基液和添加剂在客户端测试进展顺利,晶圆制造铜制程用清洗液已进入量产放大阶段。先进封装负性光刻胶产品已覆盖多家主流封装厂,后续公司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型号,以实现全品类覆盖,不断巩固和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自主研发的正性PSPI光刻胶成功获得主流晶圆厂国产化订单,自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步量产,预计2025年将逐步实现规模化出货。

  投资建议:公司立足于传统封装领域电镀液及配套试剂,已占据国内传统封装用电镀液及配套试剂的主力供应商地位,并沿着产业链向其他应用领域发展,已逐步覆盖被动元件、PCB、先进封装、晶圆制造、光伏等领域的电镀工艺环节,同时通过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产品切入光刻环节,产品线进一步拓宽。综合最新财报,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53元(前值为0.85元)、0.82元(前值为1.16元)和1.20元(新增),对应4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73.2X、47.5X和32.2X,我们看好国内厂商先进封装扩产浪潮背景下,公司在先进封装用湿电子化学品及光刻胶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潜力以及收并购带来的市场增量,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回暖或半导体行业复苏不及预期,芯片产业链去库存导致公司下游客户需求下降,将会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2)客户认证及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客户推迟上线安排、公司新产品的认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相关产品无法进入批量供应阶段,则将对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造成不利影响。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更新技术和开发产品,保持产品和技术竞争力,公司可能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