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发展(600048) 24年营收业绩承压;25Q1毛利率较24年回升;销售稳居行业第一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30 17:57:25 评论:0

  保利发展(600048)

  摘要:保利发展公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16.7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50.0亿元,同比下降58.6%。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2.7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2.3%。公司延迟审议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

  2024年公司营收业绩均承压;2025Q1营收同比恢复正增长,业绩降幅收窄。2024年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10.2%,主要是因为房地产项目交付结转规模下降,2024年结算面积2040万平,同比下降17.8%,结转收入2874亿元,同比下降10.9%。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8.6%,利润降幅更大的主要原因有:1)结转毛利率下降,毛利率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至13.9%;2)计提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57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3)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9.1%。4)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48.6%。5)三费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6.0%。2025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1%,受项目结转毛利率下降(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投资收益下降(同比下降66.5%)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3%,Q1营收同比恢复正增长,且业绩降幅也较2024年全年明显收窄。此外,公司未来业绩有保障,2025Q1末预收账款为340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预收账款/上年营收为1.09X,较2024年末提升0.01X。

  一季度盈利能力较2024年全年有所回升,但同比均下降。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3.9%、3.1%、1.6%同比分别下降2.1、2.0、1.9个百分点;2025Q1分别为16.1%、6.2%、3.6%,同比分别下降2.5、1.8、0.9个百分点。受利润率与权益乘数下滑影响,2024年公司ROE为2.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2025Q1年化后的ROE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融资通道畅通,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3488亿元,同比下降1.5%,连续两年实现有息负债压降。1)从融资渠道来看,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公司2024年新增有息负债1664亿元,其中直接融资新发行359亿,占比达到21.6%,年末直接融资余额699亿,占有息负债比重20.0%,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公司拓展创新融资渠道,市场首单纯现金融资的定向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证监会批复,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85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募集资金拟用于北京、上海、广州、佛山、大连等城市的15个地产开发项目。同时,公司2024年新增持有资产经营性物业贷款130亿元,年末经营贷余额310亿元。2)期限结构持续优化。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24.3%,处于较低水平,三年以上到期的占比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至39.6%,连续4年提升。3)融资成本不断下降。2024年公司新增有息负债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2BP至2.92%,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6BP至3.10%,均创历史新低。截至2025Q1末有息负债3644亿元,同比下降1.4%;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5.1%,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净负债率62.6%,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1.77X,同比下降0.22X,始终处于“绿档房企”行列。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注重现金流管理。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1342亿元,同比下降9.3%;并表口径已售待回笼资金832亿元,未来可动用资金充裕。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63亿元,同比虽然减少55.1%(主要是因为销售回款的收缩2024年销售回款3277亿元,同比下降23.9%),但连续七年为正;筹资性现金流净流出190亿元,相比于2023年净流出500亿元已经明显改善。公司注重现金流安全性,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快销售资金回笼,2024年销售回款率超过100%,当年销售当年回款率为79.6%,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2)多种方式盘活受限资金约475亿元。其中,通过加速参股项目投资回收、盘活预售监管资金、加快退税等,累计增加可动用资金313亿元;通过存量土地收储、应收账款盘活、投资占压盘活等方式累计增加可动用资金162亿元。3)以销定产,实现资金支出的动态平衡。2025Q1末公司货币资金1482亿元,同比增长14.4%,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7亿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333亿元),销售回款704亿元,同比增长22.1%,销售回款率为111.7%,同比提升了20.2个百分点。

  销售稳居行业第一,销售权益比例大幅提升,核心城市市占率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3230亿元,同比下降23.5%,稳居行业第一;销售面积1797万平,同比下降24.7%;销售均价1.80万元/平,同比提升1.6%,受益于布局城市能级的提升,公司销售均价已经连续4年稳步提升。2024年公司销售权益比78.8%,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市场占有率(公司销售金额/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3.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坚持深耕的38个核心城市,销售占比达到90%,同比提升2个百分11,970.44点,38个核心城市销售市占率达7.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14个核心城市取得10%以上市占率,16个城市连续三年排名前三,深耕策略效果进一步凸显。公司销售稳居第一主要得益于:1)公司通过完善配套资源、定制交付、展示焕新等方式提高存量11,970.4411,970.4411,970.4411,970.4411,970.4411,970.44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全年2022年以前获取的存量项目销售面积1078万平,带动在售存量项目面积下降超过20%;2)近三年获取的项目优质且高效安排开发销售,2022年及以后获取的增量项目销售金额贡献近2000亿元,占全年销售金额的六成,有力支撑公11,970.4411,970.4411,970.4411,970.4411,970.4496,002.96司销售规模。2025Q1公司实现销售额630亿元,同比增长0.1%;销售面积308万平,同比下降16.0%;销售均价2.05万元/平,同比大幅提升19.2%;销售权益比例为78.7%,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95,763.5596,242.37116,951.23113,360.10176,564.04

  公司合理控制拿地节奏,多种方式优化土储结构。2024年公司拿地金额683亿元,同比下降58.1%;拿地强度2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权益拿地金额602亿元,拿地权益比例提升至88%,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新高;楼面均价2.08万元/平,同比920.881,045.971,051.011,025.771,043.14980.87增长36.9%。2022-2024年三年内,公司合计拿地金额近4000亿元,总货值约7350亿元,居行业第一。2024年99%投资金额位于38个核心城市,74%投资金额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核心板块。2024年当年拓展当年开盘项目23个,销售金额172亿元。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存量土地调规与退换地,近年来,已完成约270万平存量未开工土地资源盘活,盘活资金超百亿。截至2024年末,公司土地储备建面约6258万平,其中增量项目约1000万平,存量项目约5280万平,同比下降20%,在手资源结构不断优化。2025Q137.6937.6937.6937.6937.6937.69公司拿地金额180亿元,同比增长260.0%,拿地强度2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楼面均价1.65万元/平,同比增长94.9%。开竣工方面,2024年公司新开工1276万平,同比下降14.4%,完成了计划的70.9%(1800万平),竣工面积3257万平,同比下降19.6%完成了计划的95.8%(3400万平)。2025Q1公司新开工166万平,同比下降41.3%,竣工面积721万平,同比增长33.0%。2025年全年公司计划完成房地产相关产业直接投资2010亿元,计划新开工800万平,竣工2540万平,新开工、竣工与2024年实际完成值相比分别下降37%、22%。

  多元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协同。1)保利物业:保利物业持续扩大物业服务规模和提升服务品质。截至2024年末,保利物业合同管理面积9.9亿平,在管面积8.0亿平,同比分别增长0.7、0.8亿平;全年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6.6%。市场化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新拓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金额约30.1亿元,其中核心50城的新拓第三方项目合同额占比达79.5%;商写、城镇景区、高校及教研物业、轨道及交通物业、医院物业五大核心业态新拓展合同金额占比达75.9%,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非住业态结构优化。2)资产经营:截至2024年末,公司租赁住房、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等商业经营类资产项目累计开业534万平,全年实现收入40亿元,年内规划34个可售项目转经营,并通过经营性物业贷等方式实现融资37亿元。公司在管租赁住房规模超过4.5万间,在营租赁住房规模超过2.2万间,同比增长47%。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央企龙头,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一,土地储备结构不断优化,存量包袱逐步减轻。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的背景下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多元融资渠道畅通,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入,整体现金流充裕,为公司未来稳健经营打下良好基础。公司也积极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增强市场信心。考虑到当前行业销售持续低迷,且根据年报最新情况,我们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77/2899/28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1/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到公司融资较为通畅、销售规模仍居行业第一、属于安全稳健的央企,我们仍然维持“买入”评级。/2%/4%;对应EPS分别为0.42/0.43/0.4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9.8X/19.4X/18.7X。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销售与结算不及预期;房地产调控超预期收紧;融资收紧;多元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