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创新药独立行情贯穿全年,左侧板块下半年有望反转
总体来看,除创新药板块业绩和股价表现强势走出独立行情以外,医药板块在2024年和202501景气度仍有待复苏。在整体医保支付环境压力、医疗行业秩序整顿、海外贸易不确定性、消费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2024年和2025年q1医药板块整体业绩持续承压,利润端持续下滑。除了创新药板块走出独立行情以外,其他板块的整体股价表现也相对较弱。
但考虑到政策端、基本面、和市场面的压制因素已经基本出清,同时2024年医药业绩基数前高后低,基数压力逐季度下降,我们非常看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成功实现景气度反转,业绩端增速止跌回升,回到增长趋势。在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基础上,医药板块股价表现也有望整体性走强。
药品板块:创新药龙头商业销售和BD业绩持续兑现,走出独立行情。创新药龙头创新药营收与创新资产BD收入持续上行兑现。随着临床推进和数据读出,中国创新药企业肿瘤、自免及慢病领域潜力大单品预期不断增强,给细分赛道领先公司的成长空间和估值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球领先的创新品种逐步进入业绩放量兑现期,同时国际领先的临床突破或BD(授权引进或出海)不断涌现。看好本土原研“真创新”类药企和国际化高水平引进能力领先的标的。生物制品:整体承压个股分化,关注干扰素高成长和胰岛素生长激素困境反转。受市场环境变化、产品价格体系波动等因素影响,2024年生物制品板块公司整体业绩承压,疫苗等赛道受影响尤为明显;但自下而上去看,行业内仍不乏成长潜力持续兑现,业绩实现强势增长的标的,看好长效干扰素25年持续高增长,胰岛素领域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药店:边际改善趋势已显,25年有望逐步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4年消费整体环境环变化,部分公司非药等品类销售下降。流感等发病率下行,四类药销售同比减少。飞检等政策促进行业生态更健康,但门诊统筹政策仍待进一步落地。行业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龙头公司在25年Q1消化高基数后,后续实现业绩增长的确定性相对较强。
医疗服务及医美:终端温和复苏,业绩持续性可期。2024年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终端消费需求呈现不足,同时行业部分细分板块亦受到价格竞争、集采降价等因素影响,价格端面临一定压力。25Q1医疗服务需求保持稳健,板块龙头凭借领先的品牌影响力和持续优化的分级诊疗网络,业绩实现良好增长,全年有望延续Q1良好趋势。
中药:消化基数、去库存、渠道改革,全年有望呈现逐季好转。在经历2023年较好的业绩表现后,2024年中药板块整体在收入和利润端表现承压。价格体系在经历24年调整后,25年该方面影响相对减弱,仍需持续关注院外零售环境景气度变化、流感发病率表现等,后续几个季度表现有望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全年有望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节奏。医疗器械:国内短期承压有望逐步恢复,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24年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和价格都相对偏弱的状态下,海外市场拓展成为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24Q3/24Q4基数下行,以及国内市场24年12月份以来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持续复苏,体外诊断诊疗量同比恢复正常,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
医药板块中最值得关注的仍将是创新药赛道,我们认为对创新医药投资机会的把握将是贯穿2025年全年医药投资的主线,在当前时点重点看好创新药出海龙头和仿创结合龙头,同时积极关注会议数据发布和海外BD商务合作进程。但我们注意到25年一季度部分左侧板块如眼科、药店、精麻等已经开始景气度改善,同时其他左侧赛道利空也已经充分出尽,预计2025Q1已经是低点,下半年板块增速将迎来反转和改善,建议自下而上开始寻找投资机会,特别是精麻药物、连锁药房、化学发光、部分中药品种等。
相关标的:科伦博泰、华东医药、人福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新产业、康方生物、华润三九、太极集团、聚光科技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波动性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