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辅助服务顶层规划发布,有望理顺价格机制,绿电价值有望重估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电力市场建设全面加快
电力现货市场
1.1正式转正省份及时间:湖北2025年6月底前,浙江2025年底前,安徽、陕西力争2026年6月底前。
1.2连续结算试运行省份及时间: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网、江西、河南、上海、吉林、黑龙江、新疆、蒙东、青海。
1.3区域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底前,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要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京津冀电力市场要创造条件启动模拟试运行,省间现货市场要实现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现货购电。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2.1经营主体: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的主体,主要包括火电、水电、新型经营主体(含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等可调节资源。
2.2设立市场新品种的流程: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首次结算试运行和开始正式运行的时间间隔不小于1年。
2.3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规定的调频、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分担比例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
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有助于理顺价格机制
电力现货、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的全面建立有助于将电力价格由多轨制转变为多维度(即按电的不同属性:电能量、辅助、安全冗余、绿色等进行定价)。
我们认为绿电和储能的价值有望先后得到重估,新能源作为绿色的波动性电源,其内在价值量应减去“波动”的负外部性,并加上“绿色”的正外部性,绿色价值的重估有望稳定绿电综合收益;新型储能作为新型主体可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其安全性标准将在持续运行调度中得到提升,有望折算合理安全容量,从而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有望加快建立。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能源转型友好型”综合能源供应商的首要特征是决策灵活性高,即需要决策支持来缩短决策链,因此电力交易是必要的赋能,建议关注#国能日新、朗新集团等;其次绿电价值有望得到重估,建议关注#晶科科技。
风险提示:
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