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专题研究:25Q1:AI业绩红利兑现伊始、机构持仓稳定,看好算力开支及新机带动下的板块修复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13 22:39:13 评论:0

  电子及消费电子行业基金持仓情况:国产算力+国补政策助推25Q1基金持仓比例进一步抬升至18.09%,大幅超配。

  1)细分持仓比例及变动:25Q1电子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约2344亿,占比18.09%,环比24Q4提升1.25pct,细分板块中半导体持仓占比显著提升,消费电子保持稳定,元件板块有小幅下降。其中半导体/电子化学品/光学光电子/其他电子/消费电子/元件持仓占比分别达到10.69%/0.43%/0.66%/0.08%/4.62%/1.61%,环比提升2.02/0.06/0.01/-0.09/0/-0.76pct。

  2)超配幅度:电子行业大幅超配,半导体、消费电子细分行业表现较为显著。电子行业整体/半导体/电子化学品/光学光电子/其他电子/消费电子/元件25Q1末市值占比为9.17%/4.54%/0.32%/1.06%/0.27%/2%/0.98%,对应超配比例约为8.92/6.15/0.11/-0.4/-0.19/2.62/0.63pct。

  3)消费电子具体板块及个股:品牌环节基金持仓表现优于零部件及组装环节,小米集团-W获较高增持。元件行业持仓占比略有下滑,主因AI行情波动,沪电股份、深南电路、鹏鼎控股、顺络电子、生益电子等持仓股数减少。光学光电子方面受益于国补,TCL科技、彩虹股份、福晶科技、福光股份等获增持。

  消费电子终端25Q1销量情况:1)智能手机:中国、拉美及东南亚需求推动下,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微增。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2)苹果手机:25Q1出货同比增速达双位数,市场份额略低于三星位居第二。其一季度在亚太新兴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增长带动了其同比表现。3)安卓: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受高基数影响,但主要智能手机品牌暂时未有调整全年目标的计划,部分区域如东南亚、拉美等在3月份已经有逐步复苏的迹象。4)全球PC市场:延续正增长趋势,受关税及AIPC渗透影响增速显著抬升。根据Canalys,2025Q1,PC出货量为62.7百万台,yoy+9.62%,相比于2024Q4季度yoy+4.06%增速显著抬升。

  分品牌来看,Apple和Lenovo本季度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AI新产品发布。

  消费电子公司25Q1业绩总结:业绩及Capex双增,呈现良好成长势头,海内外算力投资及AI新品放量为后续高增奠基。25Q1消费电子板块整体收入增速同比突破双位数,受国补及关税备货影响,展现较强复苏势头,与智能手机、PC行业大盘变动一致。资本开支及存货双高,消费电子行业扩产呈现一定复苏趋势。1)品牌消费电子:国补政策及AI+新品带动业绩增长。如安克创新受益于海外市场线上需求高景气叠加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和新产品持续扩充,25Q1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2)苹果供应链:持续看好苹果创新周期开启对板块业绩提振,积极拓展机器人&算力业务释放增长潜力。立讯精密横向拓展+垂直整合+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竞争力,一季度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产业有较高的成长。工业富联全球化产能布局全面,美国AI基础设施趋势较为确定,公司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强化。受益于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的增加、成本控制,蓝思科技25Q1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024年领益智造AI终端业务实现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长33%。看好机器人、眼镜、折叠屏、服务器业务带动增长提速。3)安卓供应链:国补及AI品类拓展带动业绩增长,有望深度受益国产算力投资。华勤技术端云同步发力,受益AI业务放量高速成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49.98亿元,同比增长115.65%,主要系高性能计算产品放量。龙旗科技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国补的带动下,增长势头延续,平板电脑业务高端线产品持续出货,公司在原有AI眼镜产品合作基础上,公司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成功开拓AI眼镜配件类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净利润、毛利率同比均显著增长。

  元件及光学光电子板块25Q1业绩总结:AI业绩红利开始显著兑现。1)被动元件:汽车及AI算力已经成为新动能。2)PCB:作为业绩增速较为亮眼的子行业板块,显著受益于高速PCB的旺盛需求。沪电股份:25Q1公司实现营收40.38亿元,yoy+56%,实现归母净利润7.62亿元,yoy+48%,延续高速增长趋势。营收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3)面板:国补支持量价齐升,看好行业整合、格局优化及玻璃基板国产替代。4)LED: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看好miniled等新品放量。5)光学元件:水晶光电延续高增态势,重视行业光学创新升级及新品落地空间。

  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博硕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连接器及相关: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鼎通科技(通信组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上游原材料:洁美科技、国瓷材料(与化工组联合覆盖);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奥来德、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电新组和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诺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沪电股份(与通信组联合覆盖)、景旺电子、胜宏科技;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凌云光、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博众精工(机械组覆盖);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

  折叠屏产业链:东睦股份(金属材料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

  汽车电子: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达、德赛西威(计算机与汽车联合覆盖)、菱电电控、湘油泵(与汽车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保隆科技(汽车组覆盖)、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经纬恒润、伯特利(汽车组覆盖)、中鼎股份、天润工业、中科创达(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诚迈科技、小鹏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理想汽车(汽车组与海外组联合覆盖)、蔚来、上汽集团、比亚迪(汽车组与电新组联合覆盖);

  自动驾驶:禾赛科技、图达通、四维图新、百度集团(海外组覆盖)、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东软集团(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经纬恒润、保隆科技(汽车组覆盖)、伯特利(汽车组覆盖)、大华股份、海康威视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


天风证券 潘暕,许俊峰,包恒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