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扬芯片(688135)2024业绩短期承压,积极布局特种车用芯片领域,助力未来发展
利扬芯片(68813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减少2.97%;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由盈转亏。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1.22%;实现归母净利润-758.45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8.57万元。
点评:2024年业绩承压,公司积极收购布局特种芯片领域,加速深耕汽车板块助力长期发展。业绩承压主要系:1)个别终端需求有所好转,推动部分品类的消费类(如SoC、AIoT、存储、卫星通信等)及车规类客户测试需求增加,相关芯片测试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高算力、工业控制、5G通信、特种芯片等测试需求减少的影响,使该类型测试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较大下滑,综合使得营业收入不及预期。2)由于前期布局的产能逐渐释放,使折旧、摊销、人工、电力、厂房费用等固定成本持续上升;此外由于消费类芯片出货量较23年大幅增长,相应辅料用量增加导致成本增加。3)2025年1月东城建筑工程主体部分完工并验收,费用化的贷款余额增加及2024年7月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使得利息费用较24Q1大幅增长。
持续推进三温测试产能扩建,加大车用领域芯片测试技术开发。1)公司将进一步扩建高可靠性芯片三温测试产能,满足各种高可靠性芯片(包括GPU、CPU、AI、FPGA、车规芯片等)的量产化测试需求,包括ATE测试、SLT测试、老炼测试等,从而满足其终端应用对于芯片性能的严苛要求,结合公司自研的MES系统,满足芯片高可靠性的质量需求。2)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变换、电气架构升级,新增大量对电子控制、信息传感、电池管理和功率转化的电子元器件需求,汽车芯片及传感器国产化进程加快推动相应测试需求快速增长,为此将在现有三温测试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等车用领域的芯片测试技术开发,特别在自动驾驶涉及的多光谱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测试投入和产能布局。3)2025年,公司坚持聚焦主业,通过内生长和外延并购共举高质量发展;辅以左翼协助客户技术改良,筑牢主业根基;推动右翼前沿核心技术跑通矿区复杂地形及天气的自动驾驶视觉算法模型。
公司积极布局收并购项目,拟收购国芯微股东100%的股权,旨在强化公司聚焦测试主业的战略布局。国芯微作为独立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方案提供商,拥有特种芯片的实验室验证能力和相关资质,如收购事项顺利实施,将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协同发展,弥补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特种芯片相关领域的空白。通过融合双方的技术、市场及资质,实现资源整合,将有助于深化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领域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24年发行可转债融资,25Q1债转股1,451万元。1)2024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52,000.00万元,扣除保荐及承销费、审计及验资费、律师费、资信评级费、信息披露及证券登记费等其他发行费用合计(不含税)人民币711.09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1,288.91万元。2)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扬转债”的转股期为2025年1月8日至2030年7月1日。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利扬转债”共有人民币14,505,000元已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数量为899,178股,占“利扬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4489%。
投资建议:考虑半导体行业逐步回暖,公司项目布局逐步完善,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由-0.19/-0.07亿元上调至1.00/1.35亿元,新增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6亿元,上调评级为“增持”。
风险提示:集成电路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竞争风险、进口设备依赖风险、负债金额增加较快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