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报告之四:电网发展回顾及后续展望:特高压稳步推进隐忧仍在 配网低于预期改革初见端倪
投资要点:
双碳战略提出后,发电侧高度清洁化与用电侧高度电气化并存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电网成为衔接两者的重要桥梁。双碳战略提出伊始,产业和市场对于电网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于电网如何发展尚存在一定争议。与其他环节不同,电网存在两个明显特征:自然垄断以及能源安全。因此在双碳战略提出之时,虽然市场关注了诸如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等方向,但对于其发展前景并不持非常乐观态度,在2021年底一波大行情结束后,市场又回到了传统的电网框架——即一切新能源产生的问题都由电网通过高度“行政化”的手段解决。
特高压十四五回顾:双碳战略核心环节之一,但进度整体低于预期。特高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三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与中东部地区旺盛的电力需求错配,特高压成远距离输送的最佳技术选择。此外常规特高压项目需要煤电等传统电源作为支撑,输送新能源比例存在上限,因此我国特高压技术路线已逐渐向柔性直流方向转变。
特高压2030展望:十四五特高压建设低于预期证明单凭规划很难实现预期目标,解决终端需求才是重点。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将可再生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据此核算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指标。同时明确绿证交易电量扣除方式,指出“参与跨省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或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的电量,按物理电量计入受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未参与跨省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或绿色电力交易、但参与跨省绿证交易对应的电量,按绿证跨省交易流向计入受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再计入送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以及绿证交易预计将是特高压稳定建设的核心。
配电网十四五回顾:配电网是新能源消纳的重要环节,但十四五期间我国配电网整体投资额低于预期。我国用电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分布式光伏占比持续增加导致电网调节压力增大,电动车比例提升导致的高负荷低利用率特点,以上因素都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配电网需要更加灵活以及市场化方能承担消纳责任。此外国内外逐渐重视对企业的碳排放考核,但我国输电网、配电网统一建设使得企业在诸多碳排放考核体系中均只能按照全国统一碳排放因子进行核算,在提高了企业碳排放考核压力的同时也不利于新能源建设。
配电网2030展望:十四五最后一年,我国配电网改革政策频出,首先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型经营主体的范围,智能微电网概念首次明确。随后绿电直连政策提出,配电网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随着政策及实践探索,越来越多的配电网及用户侧形态有望显现,在利好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也让配电网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投资分析意见:建议关注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中国西电、平高电气、保变电气、荣信汇科(未上市)等。建议关注配电网核心设备供应商:三星医疗、四方股份、东方电子等。
风险提示:电网规划建设及投资力度不及预期,电力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电网、绿电改革情况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