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RISC-V 2025中国峰会关键议题解读(1):从嵌入式走向高性能计算,自主架构的战略跃升之路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7-22 10:59:17 评论:0

  事件:

  2025年RISC-V中国峰会显示,RISC-V指令集架构向高性能计算(HPC)领域的演进,正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标志着RISC-V从嵌入式和端侧应用逐渐转变为高性能、通用算力领域的战略级技术路线,重新定义了芯片产业自主可控和开放创新的格局。

  点评:

  RISC-V架构正在推动芯片生态从嵌入式领域走向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战略跃升。从传统“嵌入式应用为主”的架构,逐渐演变为具备规模化商用潜力的高性能通用计算平台。这意味着RISC-V不再仅仅适用于边缘设备、传感器等简单应用场景,而是逐步具备了支撑数据中心、AI计算、汽车电子等核心领域的实力。芯来科技创始人胡振波在峰会上指出:“RISC-V在AI计算、汽车电子、高性能通用处理三大领域都即将实现关键突破,产业生态正在逐步成熟。”

  RISC-V生态正逐步构建起以多核异构计算为特征的新计算范式。不同于传统处理器依靠单一架构提供所有计算能力,RISC-V生态鼓励厂商基于开放架构自行定制,以形成“通用算力核+专用加速核”的多核异构架构。例如,英伟达在峰会上介绍了将CUDA工具链移植至RISC-V的计划,其NVLinkFusion技术通过RISC-VCPU与GPU、网络芯片的异构融合,实现数据中心级应用的高效能扩展。RISC-V领域的领先芯片企业Tenstorrent推出了BlackholeAI芯片,该芯片采用由16个高性能RISC-V大核和752个RISC-V小核组成的计算矩阵架构。其中,16个大核负责通用计算任务,752个BabyRISC-V内核则用于专门加速计算。据官方介绍,这款新品的计算性能可达745TOPS,在整体AI处理能力和扩展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A100芯片。

  RISC-V架构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步从“开放性”转变为“高效能执行力”。过去几年,产业界强调RISC-V架构的开源特性、可扩展性与定制化优势,而此次峰会的共识则是,未来决定RISC-V成败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在高性能、复杂任务场景持续稳定运行。算能科技推出的高性能RISC-V处理器SG2042与SG2044,正是通过将异构计算单元整合到芯片内部,实现片内的高效协同,以确保RISC-V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具备真正的性能竞争力。

  我们认为,RISC-V架构迈向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战略转型,将成为未来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嵌入式应用到数据中心级别算力核心,从专用控制场景到通用任务处理能力的跃升,RISC-V正在深刻改变芯片产业竞争格局。未来的竞争将逐渐从“谁的架构开放性更高”,转向“谁能真正落地通用高性能应用并建立完整生态闭环”。长远来看,RISC-V有望成为媲美ARM和x86的下一代主流架构平台,一旦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生态建设完成,将迅速推动产业转型,催生一批新的半导体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

  风险提示:1)AI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数据中心建造放缓


海通国际 姚书桥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