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潜龙勿用也勿疑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8-04 19:00:53
评论:0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中美对等关税实施暂缓,中国7 月政治局会议节奏平稳,中国网信办就H20 安全问题约谈英伟达,美国降息预期再度推迟。
本周(2025 年7 月28 日-2025 年8 月1 日)A 股在诸多不及预期的因素下发生回调,多数主要指数收跌,上证指数周跌0.94%,深证成指周跌1.58%,创业板指周跌0.74%,科创50 周跌1.65%,全市场日均成交额1.81万亿元,显示当前市场分歧较大。宏观驱动因素方面,中美同意将对等关税暂停措施展期90 天,缓解短期贸易摩擦担忧。此前美方“对等关税”原定8 月1 日生效,展期降低出口产业链不确定性。而在国内政策端,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未提增量刺激,重心转向“落实落细现有政策”。会议首次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推动钢铁、建材等周期板块后半周回调。本周A 股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呈现“科技强、周期弱”的分化格局。中美关税展期及国产替代逻辑支撑算力、通信板块领涨,但美联储推迟降息、国内政策未超预期及部分周期品涨价乏力引发市场调整。短期需关注8 月美欧新关税落地影响,中期聚焦政治局会议“产能治理”对传统行业的重塑。
本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明显走弱,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前期市场对于“反内卷”政策以及内需刺激政策在短期内密集出台的预期拉升得比较高,权益市场在6 月下旬以来上涨较为顺畅,以至于主要指数在当前的基本面上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位置,因此在事件驱动力度不及预期以及其他利空因素(如网信部约谈英伟达)的催化下,市场就比较容易产生短期快速下跌。
当前对于政策的解读和预期往往会存在“两极化”的现象:在关键政策节点之前对于短期内政策力度预期过高,当相关政策落地后相关表述较为缓和,认为政策端实质上没有边际利好,市场产生调整,对前期的预期进行纠正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超调”。
就7 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而言,本次“反内卷”的落脚点并非仅仅在于出清过剩产能,而是在于提高生产质量,对于以往地方政府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行为进行矫正,真正迈向更为健康的高质量发展,在政策执行上不太可能完全参考2015 年的供给侧改革。因此这种偏向于长远格局的叙事往往在一开始容易被低估。
结合本周的市场表现、交易情绪和宏观条件来看,如果没有较强的利好信号催化,近期A 股可能比较缺乏进一步向上的动力,但是就如我们在之前的周度配置报告中所坚持的,无论是经济政策思路还是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即便是短时间的波动和调整会出现,权益市场向上的趋势仍未改变。
结合产业动态和市场表现,我们近期内推荐关注:
(一) 银行板块:7 月11 日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调整,并且与上证指数 的走势产生了背离,我们认为迈入8 月份之后,市场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噪声,银行可能会重新变为对冲波动性的选择。
(二) 液冷板块:在数字中国建设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加速推进下,AI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2024 年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74.1%),推动芯片功耗剧增(如AMD MI355X 达1400W),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低、能耗高已触及物理极限,无法满足高密度数据中心需求。液冷技术凭借高效散热、低碳节能和高密部署优势,成为刚需解决方案,契合节能减排趋势,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2024 年110.1 亿元,预计2027 年达315.5亿元,CAGR 超40%) 。然而,落地挑战突出,包括系统设计复杂性、施工风险和高成本,需通过全链路服务破解——如曙光数创的“液冷即服务”模式,提供从设计、部署到运维的闭环管理,实现安全可靠应用,为AI算力时代注入持续动能。
风险提示:宏观调控政策见效缓慢、美国信用加速暴雷、地缘政治冲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毅/王正洁 日期:2025-08-04
本周(2025 年7 月28 日-2025 年8 月1 日)A 股在诸多不及预期的因素下发生回调,多数主要指数收跌,上证指数周跌0.94%,深证成指周跌1.58%,创业板指周跌0.74%,科创50 周跌1.65%,全市场日均成交额1.81万亿元,显示当前市场分歧较大。宏观驱动因素方面,中美同意将对等关税暂停措施展期90 天,缓解短期贸易摩擦担忧。此前美方“对等关税”原定8 月1 日生效,展期降低出口产业链不确定性。而在国内政策端,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未提增量刺激,重心转向“落实落细现有政策”。会议首次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推动钢铁、建材等周期板块后半周回调。本周A 股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呈现“科技强、周期弱”的分化格局。中美关税展期及国产替代逻辑支撑算力、通信板块领涨,但美联储推迟降息、国内政策未超预期及部分周期品涨价乏力引发市场调整。短期需关注8 月美欧新关税落地影响,中期聚焦政治局会议“产能治理”对传统行业的重塑。
本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明显走弱,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前期市场对于“反内卷”政策以及内需刺激政策在短期内密集出台的预期拉升得比较高,权益市场在6 月下旬以来上涨较为顺畅,以至于主要指数在当前的基本面上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位置,因此在事件驱动力度不及预期以及其他利空因素(如网信部约谈英伟达)的催化下,市场就比较容易产生短期快速下跌。
当前对于政策的解读和预期往往会存在“两极化”的现象:在关键政策节点之前对于短期内政策力度预期过高,当相关政策落地后相关表述较为缓和,认为政策端实质上没有边际利好,市场产生调整,对前期的预期进行纠正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超调”。
就7 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而言,本次“反内卷”的落脚点并非仅仅在于出清过剩产能,而是在于提高生产质量,对于以往地方政府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行为进行矫正,真正迈向更为健康的高质量发展,在政策执行上不太可能完全参考2015 年的供给侧改革。因此这种偏向于长远格局的叙事往往在一开始容易被低估。
结合本周的市场表现、交易情绪和宏观条件来看,如果没有较强的利好信号催化,近期A 股可能比较缺乏进一步向上的动力,但是就如我们在之前的周度配置报告中所坚持的,无论是经济政策思路还是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即便是短时间的波动和调整会出现,权益市场向上的趋势仍未改变。
结合产业动态和市场表现,我们近期内推荐关注:
(一) 银行板块:7 月11 日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调整,并且与上证指数 的走势产生了背离,我们认为迈入8 月份之后,市场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噪声,银行可能会重新变为对冲波动性的选择。
(二) 液冷板块:在数字中国建设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加速推进下,AI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2024 年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74.1%),推动芯片功耗剧增(如AMD MI355X 达1400W),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低、能耗高已触及物理极限,无法满足高密度数据中心需求。液冷技术凭借高效散热、低碳节能和高密部署优势,成为刚需解决方案,契合节能减排趋势,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2024 年110.1 亿元,预计2027 年达315.5亿元,CAGR 超40%) 。然而,落地挑战突出,包括系统设计复杂性、施工风险和高成本,需通过全链路服务破解——如曙光数创的“液冷即服务”模式,提供从设计、部署到运维的闭环管理,实现安全可靠应用,为AI算力时代注入持续动能。
风险提示:宏观调控政策见效缓慢、美国信用加速暴雷、地缘政治冲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毅/王正洁 日期:2025-08-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