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600535)华润融合顺利推进,创新研发价值重估
天士力(600535)
事件:2025年8月1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8亿元,同比下降1.91%;实现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16.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2.87%。单季度来看,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3亿元,同比下降3.86%;实现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25.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8.43%。
点评:
医药工业保持平稳,重新调整产品分类。
2025年H1公司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8.7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下滑14.88%。2025年H1公司重新调整产品分类方式,不再区分中药、化学药、生物药,按照治疗领域划分为心血管及代谢、神经/精神、消化、其他适应症,更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2025年H1心血管及代谢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下降2.98%;神经/精神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同比增长0.56%;消化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8.58%;其他适应症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0.42%。2025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为0.77亿元,而2024年H1同期公允价值变动为-0.88亿元,我们推测主要是公司持有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所致。
华润融合顺利推进,有望带来积极变革。
2025年3月27日,随着华润三九收购过户完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为华润三九旗下一员。公司迅速推动与华润三九的“百日融合”工作:1)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积极落实华润管理理念,加强财务、人力资源、EHSQ及大监督体系的融合,开展“焕新增效”等系列组织优化活动,优化运营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效率;2)在战略规划方面,公司高效组织管理层与华润三九管理层进行多次战略融合研讨,通过洞察行业变化趋势,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启动了“十五五”战略规划的制订工作;3)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与华润三九健康消费品(CHC)业务开展了充分协同,借助华润三九药品零售连锁(KA)平台,公司与头部连锁药店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并选取代表性产品入驻三九旗舰店,与华润三九在产品打造、数据共享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全面推进与华润三九的首年融合工作,从“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和“精神重塑”四个维度系统化升级管理体系。我们认为,华润三九是国内健康消费品领域的龙头,具备行业领先的渠道资源和品牌能力,作为华润系央企,同时具备富有远见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化的经营思路,目前双方融合顺利推进,有望给天士力带来积极变革。
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进“疾病树”和“产品树”的创新战略落地,聚焦心血管及代谢、神经/精神、消化三大核心领域,新增立项8项,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拥有在研管线项目83项,其中创新药31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启动临床研究项目7项,累计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项目29项,其中处于II、III期阶段项目21项。一方面,公司通过推进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创新中药研发进程;另一方面,公司重点布局CGT、抗体药物等生物药,目前公司已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注射液、双靶点CAR-T细胞注射液3项临床批件,其中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注射液是全球首款基于基质细胞原理获批美国IND的治疗产品;PD-L1/VEGF双抗的实体瘤适应症IIa期、结直肠癌适应症IIb期临床试验正在顺利入组中;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注射液临床试验已进入Ib期。我们认为,本次中报公司首次详细阐述“疾病树”和“产品树”的战略布局,清晰梳理公司研发管线储备及相关进展,市场对于公司创新中药领域的布局相对熟悉,对于创新生物药领域的布局关注度相对较低,研发管线尚未得到充分定价,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0亿元、93.24亿元、100.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6亿元、13.31亿元、14.84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80元、0.89元、0.99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29倍、19.13倍、17.17倍。
风险因素:华润三九融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管线失败的风险;医药行业集采降价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