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000902)新型肥料结构性升级,深化产业链一体布局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8-20 20:27:33 评论:0

  新洋丰(000902)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3.98亿元,同比增长11.63%;实现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28.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28.15%。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30亿元,同比-6.97%/环比+1.32%;实现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10.96%/环比-15.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7.59%/环比-17.48%。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68亿元,同比+39.98%/环比+46.04%;实现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49.61%/环比+154.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52.15%/环比+194.23%。

  结构化转型成效凸显,新型肥料驱动毛利跃升

  公司战略性扩大高毛利新型复合肥业务,产业一体化、原材料自供压缩成本,驱动盈利增长。2025年上半年高毛利新型复合肥实现营收28.50亿元,同比增长26.83%,毛利率达24.48%(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占复合肥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2.69%,占复合肥整体销量比例从18年16.56%提升至2024年的31.67%;公司同时收缩低毛利业务,常规复合肥收入同比下降6.66%,24年15万吨水溶肥和30万吨渣酸肥投产进一步压缩复合肥成本。磷肥业务营收增加39.34%至23.11亿元,毛利率提升4.27个百分点至19.81%,核心驱动力来自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掌握270万吨磷矿资源(90万吨已投产),通过自供磷矿石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

  构建复合肥一体化产能闭环,资源自给对冲成本风险

  公司全面构建“磷矿→硫酸→合成氨→磷复肥”全链条产能闭环,打开华东、西北增长空间,自供核心原料降本增效。配套硫酸产能412万吨/年(100%自用)覆盖磷铵生产需求,合成氨产能30万吨/年实现100%自供,较外购成本大幅降低,带动磷肥吨成本下降;磷矿资源方面,母公司洋丰集团储量超5亿吨,已注入新洋丰四川雷波、湖北保康竹园沟磷矿合计储量1.4亿吨,现有开采产能90万吨/年,支撑185万吨/年磷铵产能原料需求,2025H1磷肥毛利率逆势提升4.27个百分点至19.81%。25年6月,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落地蚌埠,标志着公司华东"金三角"产能矩阵的形成;同时,新疆阿克苏60万吨新型肥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部分产线投产,进一步完善西北区域布局。这些产能布局不仅将提升公司在核心市场的供给效率,更通过贴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的双重优势,强化成本控制能力,为中长期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精细化工第二曲线初具规模,高端产能驱动增量突围

  公司加速延伸“磷矿→精制磷酸→磷酸铁/氟硅材料”高附加值链条,在建项目密集投产。精制磷酸产能10万吨/年已建成(具备开车条件),同步推进宜昌磷系新材料产业园一期30万吨/年磷酸项目(含15万吨食品级磷酸),中磷基地10万吨精制磷酸工程进度达61%(预计2025年底投产);新能源材料板块,磷酸铁总产能达10万吨(5万吨已投产+5万吨试产),2024年出货量跻身行业TOP10,主导起草《高铁磷比磷酸铁》《纳米磷酸铁》两项国家标准,技术标准高于行业水平;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荆门基地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项目(副产2万吨白炭黑)采用氟硅酸法替代传统萤石路线,降本35%,实现资源高效循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H1研发费用1.24亿元,占营收1.32%,同比增加158.14%,支撑技术壁垒强化。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4、18.63、20.67亿元,同比增速为26.6%、11.9%、10.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9倍。

  风险提示

  (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