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市场观点:涨价如何在产业链中的传导?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09-03 09:53:30
评论:0
1、涨价如何在产业链中的传导?
上期月报中(《8 月市场观点:把握景气趋势,博弈低位补涨》),我们复盘了七轮“涨价”行情的历史经验,本期将围绕“涨价”继续探讨产业链上的价格传导经验,以期为把握后续的涨价节奏提供些许借鉴:
(一)价格在产业链上下游如何传导?我们参考工业企业分类标准,兼顾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对近200 个细分行业的PPI 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重新梳理了各个制造环节间的价格传导关系。统计结果显示,上游的矿采、冶金、化工相关的细分行业多呈现较强的同期关联,而中下游的零部件、设备、建材、家电、汽车、食品、纺织等环节的价格周期则存在3-12 月不等的滞后关联。鉴于需求主要面向终端消费品,我们在此重点展示建材、电力设备、家电、汽车、食饮、鞋服六条终端消费品的产业链价格传导关系。
(二)PPI 如何向CPI 传导?伴随涨价自上游向中下游传导,终端消费成本也将随之抬升,而CPI 的抬升最终又将影响货币政策的走向,因此PPI 向CPI 的传导经验也同样需要关注。总量层面看,2016 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之前,PPI 与CPI的顶底对应大致同步;而2017 年以来,除公共卫生事件扰动阶段外,PPI 大致同CPI 呈现出6 个月左右的领先关系,暗示不同产业链的传导时滞分化可能有所放大。从具体分项看,PPI 与CPI 的直接关联主要体现在能源和商品消费中,其中能源类消费与上游的煤炭、石油工业价格传导基本同步,耐用品、食饮、鞋服等则与上游PPI 呈现3-6 个月的传导时滞。
2、月度市场回顾:
8 月海内外AI 催化共振,外围降息预期升温进一步推升做多情绪,A 股强势领涨,AI 主线地位显著强化。月度级别看,两融入场继续提速,TMT 为代表的成长风格继续占优且成交占比快速拉升;行业上,通信、电子领涨,仅银行小幅收跌。
3、9 月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大势层面,颠簸或有增多,趋势依旧乐观。伴随中报业绩窗口的收官,业绩线的定价重返空窗期,流动性、催化预期等因素的定价权重再度抬升。流动性层面,短期矛盾主要在外,目前美联储9 月降息的预期共识正逐步强化,资产定价已有所抢跑,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就此开启一轮连续降息,相关政策指引将成为后续全球资产定价的关键。若连续降息的预期同步升温,那么全球共振式的货币宽松期待也将随之强化,有望进一步支撑商品和权益资产定价。催化预期层面,依旧是“新质生产力”与“反内卷”的双轮驱动,增量政策期待仍在,无论是AI 赋能还是供需格局改善带动的盈利上行期待都将对估值形成支撑。总而言之,短期的潜在风险更多来自阶段性的情绪高涨,但无论是盈利改善还是居民储蓄入市的期待都在支撑趋势向上的判断。
投资建议上,兼顾胜率与赔率,配置层面优选景气轮动,交易层面博弈产业催化。
就风险偏好走向看,做多情绪确实升至高位,短期波动或有放大,而且在经历了8月TMT 成交占比的一枝独秀后,部分资金已经开始尝试进行高低轮动,只是尚未形成合力。考虑后续政策与产业催化存在多点开花的可能,资金轮动的合力可能也将随之放大。配置角度下,可以考虑在中长期景气共识较强的方向中做一些均衡轮动配置,除AI 主线外,兼顾创新药、固态电池、军工以及反内卷相关的细分方向(如有色、钢铁、煤炭等)。交易视角下,相对侧重短期催化可能释放的高弹性,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军工,以及国产替代相关的半导体、信创等。
风险提示:1、海外流动性转向不及预期;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历史经验参考意义有限。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柳/王程锦 日期:2025-09-03
上期月报中(《8 月市场观点:把握景气趋势,博弈低位补涨》),我们复盘了七轮“涨价”行情的历史经验,本期将围绕“涨价”继续探讨产业链上的价格传导经验,以期为把握后续的涨价节奏提供些许借鉴:
(一)价格在产业链上下游如何传导?我们参考工业企业分类标准,兼顾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对近200 个细分行业的PPI 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重新梳理了各个制造环节间的价格传导关系。统计结果显示,上游的矿采、冶金、化工相关的细分行业多呈现较强的同期关联,而中下游的零部件、设备、建材、家电、汽车、食品、纺织等环节的价格周期则存在3-12 月不等的滞后关联。鉴于需求主要面向终端消费品,我们在此重点展示建材、电力设备、家电、汽车、食饮、鞋服六条终端消费品的产业链价格传导关系。
(二)PPI 如何向CPI 传导?伴随涨价自上游向中下游传导,终端消费成本也将随之抬升,而CPI 的抬升最终又将影响货币政策的走向,因此PPI 向CPI 的传导经验也同样需要关注。总量层面看,2016 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之前,PPI 与CPI的顶底对应大致同步;而2017 年以来,除公共卫生事件扰动阶段外,PPI 大致同CPI 呈现出6 个月左右的领先关系,暗示不同产业链的传导时滞分化可能有所放大。从具体分项看,PPI 与CPI 的直接关联主要体现在能源和商品消费中,其中能源类消费与上游的煤炭、石油工业价格传导基本同步,耐用品、食饮、鞋服等则与上游PPI 呈现3-6 个月的传导时滞。
2、月度市场回顾:
8 月海内外AI 催化共振,外围降息预期升温进一步推升做多情绪,A 股强势领涨,AI 主线地位显著强化。月度级别看,两融入场继续提速,TMT 为代表的成长风格继续占优且成交占比快速拉升;行业上,通信、电子领涨,仅银行小幅收跌。
3、9 月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大势层面,颠簸或有增多,趋势依旧乐观。伴随中报业绩窗口的收官,业绩线的定价重返空窗期,流动性、催化预期等因素的定价权重再度抬升。流动性层面,短期矛盾主要在外,目前美联储9 月降息的预期共识正逐步强化,资产定价已有所抢跑,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就此开启一轮连续降息,相关政策指引将成为后续全球资产定价的关键。若连续降息的预期同步升温,那么全球共振式的货币宽松期待也将随之强化,有望进一步支撑商品和权益资产定价。催化预期层面,依旧是“新质生产力”与“反内卷”的双轮驱动,增量政策期待仍在,无论是AI 赋能还是供需格局改善带动的盈利上行期待都将对估值形成支撑。总而言之,短期的潜在风险更多来自阶段性的情绪高涨,但无论是盈利改善还是居民储蓄入市的期待都在支撑趋势向上的判断。
投资建议上,兼顾胜率与赔率,配置层面优选景气轮动,交易层面博弈产业催化。
就风险偏好走向看,做多情绪确实升至高位,短期波动或有放大,而且在经历了8月TMT 成交占比的一枝独秀后,部分资金已经开始尝试进行高低轮动,只是尚未形成合力。考虑后续政策与产业催化存在多点开花的可能,资金轮动的合力可能也将随之放大。配置角度下,可以考虑在中长期景气共识较强的方向中做一些均衡轮动配置,除AI 主线外,兼顾创新药、固态电池、军工以及反内卷相关的细分方向(如有色、钢铁、煤炭等)。交易视角下,相对侧重短期催化可能释放的高弹性,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军工,以及国产替代相关的半导体、信创等。
风险提示:1、海外流动性转向不及预期;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历史经验参考意义有限。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柳/王程锦 日期:2025-09-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