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688069) 构建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迎美丽河湖大市场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08 18:30:23 评论:0

  德林海(688069)

  摘要:

  开创湖泊生态医院,蓝藻治理龙头向整湖治理进化,业绩反转可期。公司创始人胡明明为临床医学专业背景,从事了11年的医疗工作,其运用医学微生物学中细菌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藻水分离技术,并不断优化升级,在湖泊生态医院理念下,逐步形成了以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监测-诊断-治理-运维”河湖治理全周期智慧生态服务体系,具备了提供整湖治理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装备的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国十余个省份的近40个湖库提供个性化“治疗”服务。公司24年营收实现高增长,星云湖诉讼已经胜诉,短期报表修复确定。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随新一轮“6+4”万亿政府化债周期开启、国家“江河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两山政策引领、践行国家“江河战略”,“美丽河湖”建设市场空间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流域治理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要求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该方案共提出包括“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在内的19条举措,从水环境治理、生态用水保障、水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两山”政策引领下,2022~2024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3年超过1万亿元,2024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0%。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出台是践行国家“江河战略”的重要举措,表明作为国家“两重”政策的重要领域之一,“美丽河湖”建设将贯穿十四五、十五五。未来包括河湖治理在内的水利建设相关投资有望持续增长。“美丽河湖”建设将是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投资方向,具体到湖泊治理,我们以太湖为基准测算我国湖泊(水库)治理市场规模,年均投资金额有望达到914亿元,湖泊治理市场大有可为。

  公司蓝藻治理技术领先、奠定市场优势地位。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重技术研发,研发费用率年均超过5%。截至2025H1,公司已有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5项。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拥有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蓝藻囊团破壁技术、原位加压控藻技术、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各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在技术优势支撑下,公司业务共涉及16个省份和地区,技术和产品经历了我国“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新三湖”(白洋淀、洱海、丹江口)等大型湖泊蓝藻治理项目的检验,无论是年收入规模还是项目经营,均大幅领先可比公司,龙头地位突出。

  开创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争做两山经济领跑者。公司开创湖泊生态医院新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在蓝藻治理领域,公司采用物理压控技术,恢复水体自净能力,让污染水域重现碧波,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通过生态修复与智慧监测结合,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价值,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精准清淤蚯蚓产业业务中,创新“有机固废—蚯蚓处理—高值有机肥”循环模式,变废为宝,助力绿色农业,践行“资源化就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通过践行“两山产业”,公司逐步形成了美丽河湖建设的“整湖治理+智慧平台+资源化”全链条服务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模式,争做“两山经济”的领跑者,有望在美丽河湖建设的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挖掘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整湖治理方面,公司以蓝藻治理为起点,探索湖泊长效治理,延伸整湖治理服务场景,形成了河湖治理“监测-诊断-治理-运维”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公司已从为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超大型湖泊提供应急处置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装备,延伸至为中小湖泊提供改善水质、解决富营养化的整湖治理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装备。公司自研的新一代清淤技术——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

  技术已于2024年初顺利实现商业化,先后斩获订单近3000万元;同时,湖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为显著,污染底泥中平均每吨有机质约可产生0.77吨甲烷,且减排一吨甲烷相当于减排28吨二氧化碳,清除污染底泥助力实现甲烷减排,公司积极布局开发湖库清淤CCER,未来有望给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智慧平台方面,创建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打造从监测预警到诊断治疗的一站式治理模式该平台具备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收集诊断能力,为湖泊智慧化监管和实时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借助该智慧平台,公司正在逐步构建富营养化湖库“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新模式。该系统针对湖库富营养化,开展巡测、诊断以及治理方案的模拟、效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湖库的数字孪生化,旨在实现对湖泊状态的实时感知、精准诊断与诊治效果的科学验证,进而精准破解富营养化治理业务痛点,直观展示诊治成效。水利部2025年7月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重点关注监测告知体系的搭建,公司的湖泊生态医院、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等产品技术精准匹配该方案,有望长期受益该方案的推进。

  资源化方面,公司于2025年开始布局“淤泥-蚯蚓”的生态工程的资源再生系统。通过规模化应用淤泥养殖蚯蚓,实现对多源有机废弃物的协同处理。蚯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公司布局淤泥养殖蚯蚓,一方面可以实现公司清淤淤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减少淤泥处置费用支出;另一方面,淤泥可作为蚯蚓养殖的食料,降低蚯蚓养殖成本。蚯蚓产业市场需求向好,如果能打通产业链,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蚯蚓号称“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促进土壤改良、加速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微生物平衡等作用。公司布局蚯蚓产业,亦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搭建“环境治理-生物转化-资源再生-产业增值”的全产业链闭环的同时,也将对“美丽河湖”建设、土壤改良等生态系统改善起到相关作用。

  盈利预测:公司所处的美丽河湖行业迎来风口期,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稳中向好,湖泊生态医院品牌溢价日益明显,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在手订单约4.02亿元,同比增加39.24%,累计在手订单约为5.27亿元。政府化债有望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充足的在手订单叠加“美丽河湖”行动方案的深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反转,重回上升通道。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0.72、1.22、1.3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74x、20.63x、18.05x。美丽河湖建设政策频出,公司“湖泊生态医院”模式契合政策导向、打开整湖治理巨大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的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