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扬芯片(688135)聚焦集成电路测试主业,“一体两翼”战略驱动盈利拐点显现
利扬芯片(68813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23.09%。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万元,同比减亏16.38%。扣非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6万元,同比减亏15.3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2.34万元,实现单季度盈利。
业务增长稳健,盈利拐点初显。2025H1,集成电路测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729.14万元,同比增长21.85%,其中第二季度收入突破1.5亿元,创历史新高,反映出高算力、存储、汽车电子、卫星通讯、SoC等新兴领域需求持续释放;同时,晶圆磨切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11.61%,显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开始兑现产能释放效应。2025H归母净利润亏损706.11万元,但2025Q2已实现单季盈利52.34万元,盈利拐点初步显现。综合来看,公司正在走出前期投入期,测试主业与延伸业务双轮驱动,未来盈利弹性可期。
战略聚焦清晰,技术协同优势凸显。公司持续加码中高端集成电路测试产能,围绕汽车电子、高算力、5G通讯、AI、存储、传感器及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构建覆盖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射频等多工艺的SoC测试解决方案,研发投入与产能布局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带动汽车芯片需求激增,公司在三温测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相关测试技术;同时,依托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存储等领域的积累,实现机器人芯片测试的快速复用与定制,打开新增量空间。晶圆磨切服务作为测试业务的延伸,技术成果逐步实现落地量产,不仅丰富服务类型,也增强客户黏性。综合来看,在国产化加速和测试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市场前瞻布局与技术体系化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左翼业务量产落地,技术优势显著,带动短期业绩高增。公司围绕晶圆减薄、激光开槽及隐切等工艺服务,实现芯片从晶圆测试到封装的完整衔接:其中超薄晶片减薄可实现25μm以下薄型化加工,激光开槽和隐切技术解决传统切割的品质问题和技术难题,隐切技术将切割道缩至20μm并实现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良率并降低综合成本。随着量产推进,2025年上半年晶圆磨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61%,显示延伸业务已开始贡献业绩,同时推动市场下沉,为更多国内设计厂商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左翼业务技术领先且量产稳健,通过多项关键工艺创新,为公司主业增长提供了可靠支撑,并具备持续放量潜力。
右翼前瞻布局,技术创新驱动未来增长。公司与叠铖光电独家合作,提供晶圆异质叠层及测试工艺,借助其全天候超宽光谱图像传感芯片,实现复杂天气与光线条件下高识别率,突破传统技术瓶颈。通过“小模型替代大算力”的“强感知弱算力”方案,不仅降低算力资源需求,还可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同时适用于机器人视觉的高精度和宽光谱智能识别,为公司未来在无人驾驶及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拓展奠定技术基础。右翼业务虽暂未量产贡献收入,但已完成“全天候超宽光谱图像传感器芯片”全部工艺并成功上车演示,前瞻性技术布局与差异化优势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核心动力。
投资建议:公司中高端测试和晶圆磨切产能持续投入,虽然使得相关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显著增加,短期影响公司的利润,但满足长远发展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6.04/7.45/9.2亿元,归母净利润-0.19/-0.04/0.22亿元,维持评级为“增持”。
风险提示:集成电路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竞争风险、进口设备依赖风险、负债金额增加较快的风险、合作不确定性的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