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周回顾展望:还处于小波段休整中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9-21 09:03:48 评论:0
  一、A 股尚未摆脱小级别休整波段:新结构、新催化维持市场热度,但尚不足以转变总体赚钱效应收缩。

      我们对短期市场的理解不变,A 股尚未摆脱小级别休整波段。依然从解决三方面问题角度,讨论短期市场:1. 性价比不足的问题:短期性价比指标普遍处于高位回落,且尚未确认有效调整波段。而创业板相对沪深300 的赚钱效应已处于低位。科技成长仍有热点,龙头依然强势,但后线标的已普遍进入调整波段。同时短期上涨公司数量和涨停公司数量占比下降,跌停公司数量占比提升,反映出市场热度短期下降。2. 预期已经基本完成重新锚定。

      长中短期景气和性价比视角回归。3. A 股指数继续上台阶的结构主线尚不清晰,A 股重新回归有机会的震荡市,进入新主线和新催化的等待期。过去一段时间,海外算力催化延续,固态电池、储能和特斯拉机器人都有新催化发酵,但还不足以推动总体指数再上台阶。同时,一些板块轮动的关键环节行情受阻,也限制了高切低行情的弹性。

      二、中期市场观点不变:牛市可以慢,但牛市还有纵深。A 股基本面和资金流入的“双底部区域”,后续只有“继续磨底”和“改善”两种可能。2026 年春季前的窗口,科技催化更容易出现,需求侧和反内卷的催化还需等待,科技动量行情可能延续。

      中期市场观点不变:牛市可以慢,但牛市还有纵深。当前是一个难得的“牛市不怕等”窗口。核心是,我们还没有大范围赚到总体业绩改善 + 居民增配权益正循环的钱。而现阶段,A 股处于基本面和资金流入的“双底部区域”,后续只有“继续磨底”和“改善”两种可能,且改善的条件越来越好。

      2026 年春季前的窗口,产业发展规律仍将发挥作用。科技成长仍是潜在积极变化更加集中的方向。三季报总体业绩可能进一步回落,而以AI 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景气验证大概率持续,科技成长相对业绩趋势占优格局不变。另一边,2026 年“政策底 市场底 业绩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但25 年内“需求尚待改善 + 政策重点偏向调结构”是稳定的预期,需求改善预期发酵,可能要等到2026 年新的“政策底”。而反内卷政策重点行业政策抓手尚未完全清晰,且借鉴2016-17 年供给侧改革经验,从政策布局期(政策抓手完全明确)到效果验证期会有2-3 季度的滞后。这种情况下,科技动量行情可能延续,本轮以AI 为代表的科技行情,可能在26 年春季前演绎至长期低性价比区域,类似2013 年底创业板和2017 年底食品饮料。

      三、继续强调,先做好结构性行情:AI 算力产业链景气延续,光刻机自主可控新突破,储能市场化需求释放叙事延续。特斯拉机器人遇到重大扰动,但产品突破验证情况更关键。

      反内卷短期仍偏向于事件性主题/涨价主题,中期则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中期看好光伏和化工的重估机会。港股相对收益修复已在兑现,中期港股可能继续受益于“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不断强化 + 新经济产业趋势发酵,港股龙头代表性强。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傅静涛/王胜/韦春泽 日期:2025-09-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