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周报:临近“9.24”一周年 A股发生了哪些变化?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21 20:52:32
评论:0
过去一年间,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权益资产,上证指数从 2700 点上行至 3900 点附近,涨幅接近40%,投资者思路出现“熊牛”转变。回顾过去一年:
一、 A 股风险偏好显著回升,增量资金驱动的特征明显。“924”行情启动前,A 股日均成交额在8000 亿元以下,“924”一揽子利好政策落地后A 股演绎反转行情,市场日成交额一度攀升至3.48 万亿元。此后行情虽有波动,但成交额较“924”前已有明显抬升,且今年8 月以来市场活跃度再上台阶。从风险溢价来看,“924”后万得全A 股权风险溢价从4.6%收窄至2.6%,显示牛市氛围中投资者思路已出现积极转变。
二、 估值抬升是指数涨幅的主要贡献。以沪深300 为例,过去一年间,沪深300 指数上涨40%,其中估值贡献率达到88%,EPS 贡献率为12%。当前 A 股处于历史最长的 ROE 下行和 PPI 负增长区间,工业企业利润、A 股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过去稳股市、反内卷等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股票市场领先经济基本面反映。
三、 市场风格上,产业趋势下的科技成长板块领涨。“924”行情以来,领涨的宽基指数为:科创50(+112%)、创业板指(+102%);领涨的一级行业为:TMT、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领涨的主题概念集中在:光模块(CPO)、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AI 算力等。当前海内外AI+领域催化不断,TMT 领域业绩预期高增,牛市中高景气赛道在产业变迁过程中享受估值溢价。截至目前,计算机、汽车、电子行业的市盈率(TTM)分位数均已来到2010 年以来87%分位数上方。
四、 私募基金、融资资金等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私募基金方面,8 月份华润信托统计的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为63.82%,为近两年来最高水平;两融方面,6 月以来融资余额从1.8 万亿元下方攀升至2 万亿元以上,绝对体量上已至历史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有效提升。从交易占比来看,目前融资买入额占A 股成交额比12%左右,处于近年波动区间的偏高分位,但交易热度也未至极致,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
五、 居民资金通过被动型产品入市,推动指数化趋势延续。24 年10 月,上证所A 股账户新增开户数出现明显放量,但持续性不强。与19-21 年居民资金通过主动型基金入市不同,过去一年以来居民更偏好被动型产品渠道。截至2025 年中,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规模4.2 万亿元,同比24 年中增长63%;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规模3.4 万亿元,与24 年中基本持平;指数型基金规模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过主动权益类。
六、 中长期资金入市构筑慢牛行情的基础。一是以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自2024 年以来持续在市场波动时买入ETF,至2025 年上半年累计买入规模约万亿元,尤其4 月7 日A 股在对等关税冲击下大幅回调,中央汇金在市场大幅波动时通过大规模增持ETF 遏制非理性波动,在关键时刻稳定了市场情绪。二是以险资、养老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已成为A 股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市场展望:唯有“慢牛”才是“长牛”。八月以来A 股行情出现加速上涨,与经济数据的“弱现实”背离,且科技主线的资金分歧加剧,单边上涨行情或阶段性出现震荡休整。此外,本周美联储降息与中美贸易谈判均落地,部分资金存在兑现预期的“博弈”因素。中长期而言,唯有“慢牛”才是“长牛”,A 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反内卷”工作推进正在逐步验证盈利改善的预期;扩内需持续发力,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 资本市场政策依旧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海外流动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立峰/张海燕 日期:2025-09-21
一、 A 股风险偏好显著回升,增量资金驱动的特征明显。“924”行情启动前,A 股日均成交额在8000 亿元以下,“924”一揽子利好政策落地后A 股演绎反转行情,市场日成交额一度攀升至3.48 万亿元。此后行情虽有波动,但成交额较“924”前已有明显抬升,且今年8 月以来市场活跃度再上台阶。从风险溢价来看,“924”后万得全A 股权风险溢价从4.6%收窄至2.6%,显示牛市氛围中投资者思路已出现积极转变。
二、 估值抬升是指数涨幅的主要贡献。以沪深300 为例,过去一年间,沪深300 指数上涨40%,其中估值贡献率达到88%,EPS 贡献率为12%。当前 A 股处于历史最长的 ROE 下行和 PPI 负增长区间,工业企业利润、A 股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过去稳股市、反内卷等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股票市场领先经济基本面反映。
三、 市场风格上,产业趋势下的科技成长板块领涨。“924”行情以来,领涨的宽基指数为:科创50(+112%)、创业板指(+102%);领涨的一级行业为:TMT、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领涨的主题概念集中在:光模块(CPO)、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AI 算力等。当前海内外AI+领域催化不断,TMT 领域业绩预期高增,牛市中高景气赛道在产业变迁过程中享受估值溢价。截至目前,计算机、汽车、电子行业的市盈率(TTM)分位数均已来到2010 年以来87%分位数上方。
四、 私募基金、融资资金等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私募基金方面,8 月份华润信托统计的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为63.82%,为近两年来最高水平;两融方面,6 月以来融资余额从1.8 万亿元下方攀升至2 万亿元以上,绝对体量上已至历史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有效提升。从交易占比来看,目前融资买入额占A 股成交额比12%左右,处于近年波动区间的偏高分位,但交易热度也未至极致,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
五、 居民资金通过被动型产品入市,推动指数化趋势延续。24 年10 月,上证所A 股账户新增开户数出现明显放量,但持续性不强。与19-21 年居民资金通过主动型基金入市不同,过去一年以来居民更偏好被动型产品渠道。截至2025 年中,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规模4.2 万亿元,同比24 年中增长63%;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规模3.4 万亿元,与24 年中基本持平;指数型基金规模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过主动权益类。
六、 中长期资金入市构筑慢牛行情的基础。一是以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自2024 年以来持续在市场波动时买入ETF,至2025 年上半年累计买入规模约万亿元,尤其4 月7 日A 股在对等关税冲击下大幅回调,中央汇金在市场大幅波动时通过大规模增持ETF 遏制非理性波动,在关键时刻稳定了市场情绪。二是以险资、养老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已成为A 股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市场展望:唯有“慢牛”才是“长牛”。八月以来A 股行情出现加速上涨,与经济数据的“弱现实”背离,且科技主线的资金分歧加剧,单边上涨行情或阶段性出现震荡休整。此外,本周美联储降息与中美贸易谈判均落地,部分资金存在兑现预期的“博弈”因素。中长期而言,唯有“慢牛”才是“长牛”,A 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反内卷”工作推进正在逐步验证盈利改善的预期;扩内需持续发力,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 资本市场政策依旧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海外流动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立峰/张海燕 日期:2025-09-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