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26期20250914-20250920):固态电池进展超预期,重视储能等领域的高成长
报告摘要
行业整体策略:固态电池进展超预期,重视储能等领域的高成长
继续重视新能源龙头的布局窗口期,储能、锂电等供需较好环节可优选,弹性选择为AI+、固态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1、固态电池发展国内外共振向上,宁德时代、厦钨新能、璞泰来等受益。1)中创新航430Wh/kg全固态硅基电池配套产线已投用,布局eVTOL、人形机器人场景。2)孚能科技首批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年底交付,可支持人形机器人8-12h续航;0.2GWh中试线建设中且计划2026年扩至GWh级。3)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4)Rimac发布100%硅负极固态电池包,6分半能将电量从10%充至80%,计划2027年四季度用于高性能电动车。5)韩国第二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在SK On落地,等静压工艺进入规模化应用。
2、锂电景气度向好,重视二线公司弹性,亿纬锂能、龙蟠科技等受益。1)近期,亿纬锂能进入小鹏MONA供应链,后续车型基础版本将用其提供的传统方形电池。2)近期,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预计自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合计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符合约定规格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1、储能景气度超预期,特斯拉、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受益。1)近期,IRENA发布首份储能专题研究报告完整版《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指出“光伏+储能”将成最经济绿色能源,锂电池储能响应时长正向4-8小时及更长突破。2)2025年8月,国内储能新增招标规模33.8GWh(同比增60%),采招落地规模89GWh(同比增232%)。3)近期,《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4)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2、“反内卷”有望实质性突破,协鑫科技、爱旭股份等受益。1)近期,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光伏能耗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计划发布12个月
行业周报
展超预期,重视储能等领域的高成长P2
后实施。2)近期,硅料价格实现连续11周上扬;其中n型颗粒硅最新成交价格区间4.9-5万元/吨,均价4.95万元/吨。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进入关键落地期,震裕科技、科达利、浙江荣泰等受益。1)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公司计划未来四年交付10万台机器人。2)近期,宇树科技宣布开源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的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2、风电龙头拓展有望超预期,运达股份、金风科技等受益。2025年8月,国内30个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总采购容量约15.39GW,均为陆上风电项目;在非集采项目中,运达股份、电气风电、金风科技中标规模位居前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