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华为公布昇腾AI芯片及鲲鹏CPU路线图,英伟达拟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
投资要点:
电子板块观点:华为公布了昇腾AI芯片与鲲鹏服务器CPU的完整技术路线图,通过年度迭代持续提升算力、强化自研核心技术与构建领先算力底座,为中国AI与通用计算基础设施的自主发展提供核心支撑。英伟达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双方将结合英特尔在数据中心与客户端计算平台的优势,以及英伟达在制程技术、制造与先进封装领域的积累,形成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战略互补。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服务器产业链、AIOT、设备材料、汽车电子国产化。
在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公司公布了昇腾AI芯片与鲲鹏服务器CPU的完整技术路线图,通过年度迭代持续提升算力、强化自研核心技术与构建领先算力底座,为中国AI与通用计算基础设施的自主发展提供核心支撑。1)华为在今年一季度已推出基于SIMD架构的昇腾910C芯片,其算力达800TFLOPS(FP16),支持多种数据格式,互联带宽为784GB/s,并配备128GB HBM内存,内存带宽达3.2TB/s。根据最新路线图,华为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该芯片新增对FP8/MXFP8/HIF8等低精度格式的支持,算力提升至1PFLOPS(FP8类格式)和2PFLOPS(MXFP4),同时向量算力显著增强,互联带宽提高2.5倍,并首次采用华为自研HBM内存,提供HiBL1.0(128GB容量,1.6TB/s带宽)和HiZQ2.0(144GB容量,4TB/s带宽)两个版本。随后,华为将于2026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并计划在2027年四季度和2028年四季度分别发布昇腾960和昇腾970芯片。华为旨在以每年迭代一次的节奏持续推进昇腾AI芯片的演进,构建可持续、逐步逼近甚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的算力底座。2)此外,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还公布了鲲鹏服务器CPU的新路线图,并表示超节点模式正将成为AI基础建设新常态。鲲鹏950处理器将于2026年四季度推出,其基于自研双线程灵犀核心,提供96核/192线程和192核/384线程两个版本,均支持通用计算超节点。随后在2028年一季度,华为还将推出鲲鹏960,将会拥有96核心192线程的高性能版本和大于等于256核心512线程的高密度版本。其中,高性能版本主要面向AI Host、数据库等场景,单核性能提升50%;高密度版本主要面向虚拟化、容器、大数据、数仓等场景。
英伟达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英特尔先进的数据中心和客户端计算平台,结合英伟达在制程技术、制造及先进封装领域的实力,双方将在AI和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9月18日英伟达(NVIDIA)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英特尔普通股,预计英伟达可能将持有英特尔约4%的股份。英伟达和英特尔公司将联合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PC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企业和消费市场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双方通过英伟达NVLink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连融合英伟达在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以及英特尔先进的CPU技术与x86生态,为客户提供前沿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并集成至英伟达AI基础设施平台推向市场。目前,x86CPU在通用服务器市场仍占据超过80%的份额,在AI服务器领域也占比较高。面对AMD在AI GPU市场的竞争及自身Gaudi AI芯片存在感不足、x86服务器份额持续被侵蚀的现状,英特尔通过与英伟达合作,有望提升其在AI服务器CPU市场的占有率。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SoC,为PC提供高性能CPU与GPU集成方案。对英伟达而言,仅依靠自身GPU和GraceCPU难以在PC市场取得更大成功,借助x86CPU的优势将有助于其拓展市场。当前,英特尔在PC处理器市场的份额正持续被AMD蚕食,双方合作或带来新的竞争机遇。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44%,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96%,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位,PE(TTM)70.07倍。截止9月19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2.79%)、电子元器件(+1.37%)、光学光电子(+2.89%)、消费电子(+4.85%)、电子化学品(+3.61%)、其他电子(+0.74%)。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85%,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3.84%。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全志科技。(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