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洞察报告:轻医美如何用“生活化场景”开拓新增长极?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9-22 20:33:49 评论:0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均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为目的,融合发展具有协同优势。全球及中国市场将传统医美划分为轻医美与重医美,轻医美因其创伤小、风险可控而更受消费者欢迎,细分光电类项目成为医美与生美融合发展的优质赛道。近期发布的光电医美围术期整全护肤规范,既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依据,也凸显功效性护肤品在围术期护理的作用,为生美机构深度参与提供明确路径。然而,融合发展需警惕并严格规避医美行业现存的“四黑”乱象,强化合规管理。从广义业态看,美容牙科已被多数医美机构纳入服务体系,可依托整体面部个性化方案设计探索融合场景;美容中医依托政策支持及特色优势,具备市场拓展潜力,但也需着力突破服务同质化与创新不足等问题。

  轻医美与生美融合发展的价值更高,仍需明确医疗边界,禁止乱象借融合之名蔓延传统医美服务包括重医美与轻医美,轻量化与高频次是全球及中国医美消费的发展趋势。美容外科以重医美为主,机构实行分级风险管理,与生美融合需完全脱离医疗过程;美容皮肤科以轻医美为主,尤以光电类医美为优,与生美融合场景以美容便利店为代表。

  广义医美涵盖美容中医与美容牙科,受益于政策支持,成为医美与生美融合的重要补充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国广义医疗美容的范畴还包括美容中医科与美容牙科。美容中医依托政策利好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潜力,可通过中医体验馆等场景探索与生美的融合发展,但需注意其疗效验证不足、监管标准模糊等问题。

  医美与生美均以修饰和美化人的容貌与体形为目的,本质差异在于实施手法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同属于美容事业的范畴,实施目的一致,根本区别在于实施手法是否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进一步看,医美与生美机构对人员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主诊医师与护理人员必须拥有专业资质和相关临床经验。


头豹研究院 钟琪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