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实业(603500)利润高增彰显成长韧性,铁路智能检测装备打开发展空间
祥和实业(603500)
事件描述
近日,祥和实业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6.49%;归母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96.56%;扣非净利润为0.63亿元,同比+101.02%。
事件点评
营收利润双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上半年,公司营收实现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以及内部管理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分业务来看,轨道交通相关产品营收达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16%,主要得益于深度参与广湛、西十等重大铁路项目供货,以及成功开拓大秦重
载铁路专用垫板等新业务。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营收为1.14亿元,凭借与贵弥功等知名企业的稳固合作,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营收9381.74万元,主要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及自身产能布局推进。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0.92%,同比+5.44pct,销售净利率为17.26%,同比+7.68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各板块协同发力并实现突破:轨道交通相关产品成业绩增长关键,供货国家级铁路项目,开拓新业务,中标穗莞深城际项目;自主研发的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完成试用,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稳定增长,供应贵弥功、艾华集团等知名企业并提升老客户份额,同时布局锂电池胶塞等新能源领域,契合中国铝电解电容器市场增长趋势。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受益行业需求,工程塑料与EVA改性颗粒应用广泛,年产1.8万吨生产线新厂房验收,搬迁扩能推进,顺应国内PA66消费量增长。无人机配套产品凭技
术优势实现批量供货,与国内知名厂家合作,切入产业链,契合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
铁路智能化检测装备需求庞大,公司积极布局相关业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要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研究和绿色智能装备研制,提升轨道交通加工、检测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基于无人机、检测机器人等的智能巡检技术。截至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庞大的铁路线路设备,需要大量的养护工作。国家及产业政策对于轨道检测设备不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线路轨道检测机器人等智能化轨道检测设备能够解决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主观性强等问题,成为了铁路检测设备的发展方向,市场容量较大。公司与行业内企业强强联合,研发轨道智能检测装备,应用铁路轨道等不同场景的工业高端检测装备或智能机器人。
投资建议
短期,随着公司新中标项目的订单持续转化,公司业绩有望加速释放;中长期,公司在“轨道交通+电子材料”双领域已建立较为稳固的技术壁垒,随着铁路智能检测机器人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与国铁战略的协同效应深化,公司成长潜力巨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63、8.85、10.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41亿元、1.71亿元,EPS分别为0.36、0.42、0.51元,对应PE分别为32、27、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作为制造业企业,化工原料、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若出现大幅上涨,可能侵蚀公司经过优化后的利润率。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