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周报:浙江启动生物医药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首款中国生物基PC亮相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 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 月 6 日为基准 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 本周(2025/09/15-2025/09/1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 1.74 个百分点至 1204.27。上证综指下跌 1.30%,创业板指上涨 2.34%,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 0.44 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 4.08 个百分点。
浙江启动生物医药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
根据《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平台的实施方案》(浙政办发〔 2025〕 24 号)、《浙江省现代化中试平台建设工作指引(2025 版)》,决定开展 2025 年度省级中试平台申报认定工作。 省级中试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全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其他需要重点支持的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面向生物制造、化学药、生物制品、现代中药等细分领域,采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连续流制备等技术,加快建设智能化、绿色化中试放大平台,提供工艺放大、设备适应性验证、质量分析、稳定性研究、连续生产验证等试验验证服务,降低初创企业创新成本。(资料来源: synbio 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合肥高新区发布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9 月 15 日,合肥高新发布,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推进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合肥高新区积极布局这一新赛道,出台《合肥高新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构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将合肥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 实施方案表示,合肥高新区将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以及生物食品四大赛道的创新应用,促进要素资源集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合肥高新区将通过三大核心举措保障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继续筑牢发展根基,形成“企业+平台” 双轮驱动格局。(资料来源:synbio 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2025 可持续塑料全球会议在韩国举办
2025 年 9 月 17–18 日, 2025 可持续塑料全球会议在韩国举办,会议由仁川广域市、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韩国产业技术振兴院(KIAT)主办,仁川大学、韩国塑料工业协会、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承办,同期展出韩国环保塑料、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装备。在塑料可持续全球会议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欧洲、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发表演讲和报告了各自所在地区的生物降解塑料发展、技术和市场应用等相关内容。从本次会议和展览会上可以看出,生物降解塑料在国际上仍处于被关注和重视,在可堆肥等与场景相结合的生物降解功能性应用也被逐渐认可。尤其是欧盟有关一次性塑料制品将在 2028年修订中将进一步明确可堆肥塑料、生物基材料的作用,更是对行业一种信心的鼓舞。(资料来源: 降解塑料专委会,华安证券研究所)
四川总投资 1 亿元的 SAF 原料项目启动
9 月 17 日,成都简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简阳经济开发区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约 1亿元,总用地规模 70 亩,由成都简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专注于通过国内领先技术,将废弃油脂等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 该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实现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为简阳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更填补了四川省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规模化生产领域的空白。项目将分两期建设,目前启动的一期工程总投资 5000 万元,将建成 5 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预处理生产线、智能物联系统及配套办公设施,预计 2026 年 3 月底投产。项目第一期建成年处理 7万吨废弃油脂的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为废弃油脂。 (资料来源: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首款中国生物基 PC 亮相
近日,由中油工程旗下昆仑工程公司与中石油参股子公司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生物基聚碳酸酯(PC)特种工程塑料惊艳亮相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双方打造国内首套且产能最大的生物基 PC 工业生产装置在 2025 年 2 月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开辟生物基 PC 本土商业化的可能性。 项目工艺采用可再生异山梨醇生物基单体替代共聚单体双酚A,在聚合产品中引入独特的双呋喃环结构,表面硬度接近玻璃,加工流动性与通用 PC 相当,透光率高达 92%,因为分子结构中苯环少,不易吸收紫外线,在光学镜头、汽车内外饰件等领域展现广阔前景,并且规避了双酚 A 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精准切入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万亿级应用市场。 (资料来源: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技术放大与工艺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产品一致性风险;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与价格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标准与认证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项目管理和资金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