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科创债研究:头部企业引领创新融资,政策红利释放结构性机遇
摘要
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车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投向技术迭代、产能升级等领域。科创债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车企的融资方式,拓展了融资渠道,加之政策端持续发力,为汽车行业发行科创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其发行规模加速增长。从发行主体看,呈现显著的头部集中特征,以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表现活跃,成为推动行业科创债发行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汽车行业面临着多重挑战,高端芯片进口依赖、上游关键材料供应短缺等导致成本压力攀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近年来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债务压力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窄双重特征,部分车企依赖科创债偿还存量债务,需关注行业内部分企业因偿债能力不足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等。展望未来,在科创债政策持续加码和不断优化下,汽车行业科创债发行有望持续扩容,随着汽车行业从产能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科创债募集资金的用途将更加精准聚焦于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优化,为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正文
一、汽车行业基本面
汽车行业步入深刻变革阶段,车企加大研发投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推动智能驾驶、新能源转型等趋势加速演进,2025年7月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到54%,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从研发结构看,研发支出占比较高的车企以新能源车企为主,这类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动电池技术提升以及智能化科技创新,其中智能驾驶技术已完成从实验室理论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跃迁,目前乘用车市场自动驾驶等级以L2+为主流,正处于规模化加速渗透阶段。但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成本压力攀升、竞争加剧等挑战。成本方面,高端芯片存在进口依赖,叠加上游关键原材料供应短缺,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竞争格局方面,汽车行业头部阵营格局逐步调整,过去以上汽集团1等传统央国企为主导的局面,已转向以比亚迪汽车2、吉利汽车3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凭借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优势。新势力品牌的持续扩容推动市场格局动态调整,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突围并存。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