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材料月报:业绩修复,行情上行
军工材料行情回顾:
8份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11.14%),军工(申万)指数(+9.89%),跑赢行业1.25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7.97%),深证成指(+15.32%),创业板指(+24.13%);
涨跌幅前三:超卓航科(+46.76%)、铂力特(+34.52%)、光启技术(+32.99%);
涨跌幅后三:西部材料(-13.09%)、佳力奇(-7.13%)、中航高科(-3.33%)。
本月主要观点:
8月军工材料指数涨幅继续跑赢行业,同时从行业估值来看已经处于2018年以来的83%分位。我们认为当下推动军工材料板块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逻辑:
1、2025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补课”带动上游材料需求;
2、“九三”阅兵、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提升了市场对军工各板块的关注;
3、新材料和新技术成熟后的渗透率提升,比如隐身功能材料,在新装备价值量占比提升,以及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
4、“军民”两条腿走路,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5、本轮军工行情中,军工材料整体涨幅落后行业(5月以来,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上涨33.57%,中航军工材料指数上涨28.25%),军工板块轮动、补涨逻辑初现,军工材料当前具备较高性价比
军工材料企业2025年半年报分析:
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整体来看,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收入712.01亿元(-2.04%),归母净利润44.48亿元(-19.25%),其中14家公司收入规模低于2024年同期,17家公司盈利能力弱于2024年同期。
从我们选取的核心军工材料上市公司来看,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合计355.27亿元(+15.76%),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40.05亿元(-14.23%),相较于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23.28%)来说,降幅有所收窄。2025年二季度,核心军工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合计收入195.32亿元(+19.78%),归母净利润23.51亿元(-6.47%),收入和利润均呈向好增长趋势。
整体来看,2025年二季度,军工材料板块业绩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修复,但受到下游需求影响,出现较为明显分化,航空发动机相关材料如高温合金等承压相对较大。从全年维度来看,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认为放缓延退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进行释放,行业业绩有望逐步回升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高性能复合材料快速发展
天翼鹏博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超大尺寸模压产线及连续超声波焊接产线的建设,将加速推动热型及高端热固复材结构件产品研发、高端热型复材结构件成型产线扩建,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热型复材智能制造基地,进一步拓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高端民用等应用场景。
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而同时,随着近两年军工材料产能的快速扩产,一些重点高性能军工材料的供应能力已经具备,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其产业发展莫定了基础。
随着这些高性能军工材料规模化和低成本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将带动其在高端民用制造业领域应用的突破和拓展
2025军工材料行业判断展望
今年以来,印巴冲突、伊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提高了市场对于军工行业以及军贸市场的关注度,刺激行情的提升,带动军工材料板块以及具有军贸业务的相关企业行情修复,对军工材料行业有如下判断:
1、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尾之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在2025年得到集中释放。军工材料作为军工行业的物质基础,在行业拐点到来之际,上游企业将充分受益,行业的确定性正在不断恢复。
2、降价背后低成本与高可靠之间的博奔取舍。
军品降价是需求放量与生产规模上台阶的客观规律,也是提升军费使用效率,国家低成本采购要求下必然结果。但在当前需求波动的环境下,降价与产品可靠性之间一定程度形成了学时之势,因此基于军工安全性要求的考虑下,我们认为,在需求未有大幅改善的情况下,持续的大幅度下降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符合工业品生产规律的。而随着行业需求的修复,以量换价是军工材料行业成熟的重要表现。
3、多流水带来的新机遇。
从军品采购的角度来看,军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军工供应商被处罚,暂停业务。无其是对于一些单流水环节,断链风险暴露。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超势将愈加明显;从军工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当下环境,军工公司正不断避免对单一业务领域、单一客户、单一型号装备的依赖,降低客户集中风险,防止某一业务暂停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军品渠道优势将逐渐弱化,产品的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渠道壁垒的放开,对于一些产品优质的供应企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4、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复合材料应重点关注。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5、增材制造、特种加工等材料制造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在军工应用上,3D打印增材制造的应用拓展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正从以往的快速原型件向实际的轻量化、定制化零部件的批产应用发展。同时以超卓航科为首,增材制造维护和修复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些新的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如纳米技术、等离子体喷涂、熔融沉积等,随着对武器装备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有望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
6、高端材料的新增“民用”市场开始带来第二曲线动力高端材料“民用”市场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动力。除去军品方面的快速增长,材料技术的成熟也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民用”市场,为相关领域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碳纤维在风电、氢能储存等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高温合金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燃气轮机上,也有望给高温合金市场再添发展动能。
(1)低空经济为复合材料带来发展机遇。低空经济产业在2024年得到了市场充分的重视,无论是作为低空经济主导产业的无人机,还是成为低空经济重要载体的eVTOL,对机体轻质化、小型化、高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迎来可广阔的市场空间
(2)“大飞机”国产替代市场广阔。截至2025年6月16日,C919累计交付20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35%,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而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3)商业航天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带动新型热防护材料、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发展。商业航天作为空天信息产业与太空经济的核心基础,已经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应用需求阶段。2025年,伴随多款商业火箭新型号计划完成首飞,巨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有望提速,商业航天有望进入发展快速成长期,进而带动火箭制造环节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变革,例如,经济性作为商业航天的核心问题,可复用火箭作为实现低成本发射的技术应用之一,对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可关注新型热防护材料等方向;同时,国内外企业竞相抢占有限的空天资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则,星座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网,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或将发射大量卫星,这就需要更大载荷的火箭,而火箭载荷的提升依赖于发动机推重比的提升,从而推动了耐高温、高导热等材料的发展。
(4)机器人开年即火热,高强轻质化新材料发展或将提速。人形机器人作为2025年开年最热门领域之一,是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颠覆性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制造过程中,AI作为其大脑起到识别判断信息的作用,材料则支撑起了机器人的整个“驱体”,是人形机器人的物质基础,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功能实现、应用场景等进行选择,其中高强度耐腐蚀的钛合金,轻量化高性能PEEK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及应用,相关新材料也将迎来成长期
建议关注:
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佳力奇(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航材股份(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铁合金);铂力特、超卓航科(增材制造);华秦科技、佳驰科技(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碳碳复材)。
风险提示:
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②军品降价对企业毛利率影响:
③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
④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