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深度报告:银行投资基金:现状洞察、费改破局与逻辑重塑
参与银行基金投资的部门主要有司库、金融市场部和同业机构部
2025H1末上市银行自营持仓基金规模为6.3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03%。(1)司库:流动性管理。主要投资货基对冗余资金进行高效流转,同时改善LCR。
(2)金市:增厚收益,合理节税。根据我们测算,不考虑资金成本,银行通过基金投资5Y国债、5Y地方债、5Y国开债、5Y金融债、5Y信用债和1Y同业存单的免税效应分别为4.4BP/5.0BP/49.4BP/52.7BP/55.6BP/41.7BP。此外,金市按一定频率(季度/月度)对持仓债基进行收益率、业绩排名考核,收益率偏低的债基或会赎回。(3)同业:拓展同业合作机会。一些银行金市也会从本行托管的基金中筛选投资。
产品角度:2025H1银行或赎回货基和低收益利率债基,管控基金投资久期1、货基:2025H1银行持仓比例较2024下降,赎回压力或主要集中于Q1。(1)大行Q1存贷增速差负缺口持续走阔,或赎回货基兑换流动性;(2)小行金市盈利考核压力较大,资金利率和货基收益率倒挂严重催化小行赎回行为。
2、债基:(1)银行持仓债基以利率债基为主,2025H1占比为48.5%。各家银行偏好有所分化,兴业银行信用债基占比高、浙商银行和交通银行更偏好金融债基。(2)2025H1银行或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增持信用债基:以兴业银行为例,2025H1其赎回14只债基,新认购16只债基,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0.97%/1.90%。赎回债基主要为利率债基,增持信用债基和信用债ETF。(3)久期:2025H1银行持仓债基重仓债券加权平均久期约为3.48年,较2024年提升0.55年,银行在利率风险指标约束下或对债基久期做出管控。
银行角度:流动性管理、业绩稳定和节税诉求导致基金投资行为分化2025H1国有行和农商行持仓规模平稳,股份行/城商行分别-910亿元/+486亿元。(1)资负头寸缺口: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存贷增速差回落明显,或赎回货基。(2)流动性管理指标:兴业银行LCR下降,或增持货基。(3)市值波动:2025H1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等FVTPL账户市值波动拖累业绩,触发基金赎回。(4)节税:江苏银行增持基金或主要为获取免税收入。2025H1江苏银行所得税率较2024年大幅下降9个百分点,降至10.17%。
赎回率费改革影响:短期内银行或预防性赎回,长期偏好定制债基和债券ETF银行持有债基主要为免税收入,投资规模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对基金盈利考核较重,除定制债基外,银行持仓时间难以超过6个月,收益考核、季末市值波动和止盈诉求或触发银行赎回行为,赎回费新规落地后:
1、产品端:(1)短期或催化银行预防性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和用作流动性管理的短久期利率债基。(2)长期来看,银行偏好持有期更长的定制债基、市值稳定的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免赎回费的债券ETF。
2、银行影响:(1)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摊余成本法债基持仓较多的银行市值波动相对可控,赎回压力偏小。(2)免税额度已达到上限的中小行,基金投资波段操作多,赎回费率落地后,赎回诉求更强。
风险提示:债市利率大幅波动;监管政策趋严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