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十五五”前瞻:金融改革新形势下的经营模式与估值重构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26 10:43:33 评论:0

  从五年规划看金融改革变迁:随着经济发展政策目标由追求高速增长过渡到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体系构建,金融业经历体系重建、规模扩张、监管强化,最终也指向服务实体和强国建设。金融体系从早期工业化阶段的资金分配工具向国家战略层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与风险稳定器演变,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

  “十五五”金融改革预判:强监管、促创新、防风险:“十五五”(2026-2030)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时期,将更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及打造新质生产力,同时面临“两个变局、一个飞跃”格局。基于此,我们认为这一时期金融改革将在前期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基础上持续强化风险治理,同时重视制度型开放、国际竞争力提升和数字化赋能,以下五方向为焦点所在:(1)服务实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消费+科创为核心发力点。(2)风险治理:严监管、控风险,金融领域立法进程加速。(3)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贯彻落实新国九条。(4)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更深层次金融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5)数字化:新一轮金融科技规划将制定,以适应数字经济和AI发展新变局。

  经营和估值的系统性重构:金融改革深化将进一步推动银行业从传统业务与息差依赖模式,向综合化、国际化、数智化的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提高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反应在估值的重构上。结构优化、估值体系重塑、跨境业务扩容、数字化转型与风控机制完善为主要动力:(1)银行金融资源加速从传统地产基建领域向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倾斜,并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打开增量空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2)估值定价重构将继续受益中长期资金入市,驱动因素包括A股投资比例提升、长周期考核、指数投资扩容、资产荒与险资IFRS9会计准则应用。(3)跨境支付与投融资、人民币国际化等推动银行加速跨境金融发展和全球化布局。(4)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结合将深度赋能风控、投顾及运营等场景,重塑银行经营模式。(5)风险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和机制完善将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和稳健经营提供制度性兜底,金融科技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提供战略性机遇。

  投资策略:“十五五”期间,银行业将迎深刻变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实体重点领域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叠加监管与风控体系健全、全球化和数字化提速,为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和信用风险化解提供根本支撑,为基本面修复和改善带来实质性机遇。资金面利好延续,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持续推动银行业估值定价重构。结合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向好预期,我们继续看好银行配置价值。个股层面,关注三大主线:(1)低利率环境与中长期资金入市导向下,红利价值凸显的国有大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邮储银行(601658.SH)。(2)受益消费政策,零售业务存在需求修复和不良改善空间且数字化应用较好的零售股份行,推荐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3)依托区域经济增长动能和重点领域产业发展高景气度,业绩基本面优秀,成长性突出的优质区域行,推荐江苏银行(600919.SH)、杭州银行(600926.SH)和常熟银行(601128.SH)。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信贷违约发生率上升,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息差承压的风险;关税冲击需求及就业,融资需求走弱的风险。


中国银河 张一纬,袁世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