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信(300065)2025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质量提升、产能布局加速,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8 21:18:36 评论:0

  海兰信(30006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0亿元,同比去年+128.52%;归母净利润3980.86万元,同比去年+290.58%。投资要点

  盈利正在“由虚向实”切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80亿元,同比高增128.52%,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增速290.58%,扭转了去年同期收入下滑近五成的颓势;增量主要来自智能航海与海底数据中心订单集中交付,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使营业利润同比跃升5.4倍。销售毛利率28.27%,同比回落约23.89个百分点,但主要系低毛利EPC项目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属于业务结构主动调整;销售净利率6.93%,已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显示费用端控制得当。三费中,研发费用0.43亿元仅同比微增1.24%,公司把资源集中于成熟产品线;销售费用0.43亿元同比持平,管理费用0.54亿元同比增幅26.78%,主要因股权激励摊销一次性计入。

  资产结构更轻、杠杆更低,为下一轮扩张留足安全垫。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21.83%,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位于30%以下;有息负债仅0.37亿元,财务杠杆已降至历史低位。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4.0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营收倍增带动周转天数由360天骤降至190天,回款速度显著加快。存货1.31亿元,同比下降17.35%,库存风险可控;合同负债0.90亿元,订单能见度充足。在建工程0.75亿元、固定资产3.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与17%,资本开支节奏与订单增长匹配,产能释放可期。

  现金流短暂“失血”但方向明确,全年有望回正。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0.28亿元,主要因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前期需垫付设备采购款,而客户按节点验收后付款,导致现金回收滞后于利润确认;若剔除存货及预付款增加0.45亿元的影响,核心经营现金流实际为正。利润现金含量-0.69,看似偏低,却与行业“先建后付”结算模式吻合,属于阶段性现象。自由现金流-1.27亿元,但随着Q4客户验收回款高峰到来,全年经营现金流有望转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1.24/1.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8/118/110倍,考虑到海底数据中心业务有望在生成式AI涌现的大环境下获得较好发展机会,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业务转型风险;2)募投项目风险;3)应收账款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