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601965)智驾标准进入密集发布期,中长期成长性无虞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
中国汽研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24亿元,同比-1.14%。实现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1.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3.41%,业绩表现略低于预期。
点评
一、聚焦核心主业,营收稳健增长。
25年前三季度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7.49亿元,同比+5.62%;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2.75亿元,同比-39.70%。25Q3单季度实现营收11.14亿元,同比+9.33%。公司克服行业“价格战”沿产业链向前传导压力,核心业务汽车技术服务实现稳定增长,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报告期内,装备制造业务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主动退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专用车业务。
二、毛利率提升,强化研发投入。
25Q3单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7.5%,同比+2.19pct,环比+2.28pct费用率方面,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4%/7.25%/8.73%/0.97%,同比分别+0.06pct/+0.60pct/+2.55pct/+0.93pct,公司研发强度有所加强。盈利能力方面,归母净利润为2.57亿元,同比+0.14%,对应净利润率为23.12%,同比-2.77pct,环比+0.60pct。
三、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进入密集发布期,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国内首个L2级智驾强标《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拟于2027年1月1日实施。以L2强标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进入密集发布、实施周期,有望推动行业新车型迭代提速,进一步打开法规及非法规研发类测试的增量空间。公司具备研发及资质壁垒,并可借助兄弟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QC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地位,继续提升自身在汽车认证、检验领域核心竞争力。
投资策略: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50.06/55.88/64.85亿元,归母利润为10.29/12.05/14.34亿元,对应PE为17.1/14.6/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检测认证资质准入放宽,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数量增量不及预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