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2025年 三 季 报 点 评:Q3归 母 净 利 润 同 比+98%符合预期,南北船合并落地
中国船舶(600150)
投资要点
Q3营业收入同比+5%,高毛利订单持续兑现
报告期中国船舶完成对中国重工的吸收合并,收购重工48%的股权份额。并表后,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15%。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5%,收入增速环比放缓系Q3为开工淡季,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98%,高毛利率订单兑现,成本管控成效已现,利润增速显著强于营收。
毛利率稳中有升,费控能力持续增强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2.6%,同比提升1.9pct,销售净利率7.3%,同比提升3.7pct。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6.2%,同比下降1.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21%/4.07%/3.45%/-1.53%,同比分别-0.06/-1.23/-0.90/+0.69pct。展望后续,公司在手订单结构仍在优化,高价、高毛利率民船订单将持续兑现,且南北船合并后内部协同效应提升、精益管理推进,利润率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造船业景气度中期可持续,南北船合并收官中船实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克拉克森,2025年9月船舶行业新签订单740万载重吨,同比-52%,环比+9%,1-9月船舶行业累计新签订单7794万载重吨,同比-51%。新船订单虽然受基数较高、美国301调查和船舶法案影响,同比下滑,但投资总额依然庞大,高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27%。10月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5.0,同比-2.4%,较年初下降2.3%,环比9月下降0.3%,船价仍高位震荡。展望后续:短期美国301在情绪面的影响有望被中国特别港务费反制政策抵消,中长期看全球造船周期高点已过但远未结束,需求端环保约束和船龄增长支持存量更新,供给端产能刚性支撑船价。中国造船产业链产能弹性、技术、成本和效率难以被取代,将持续受益。南北船合并收官,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中船系下船舶总装核心上市平台,将整合双方资源、消除同业竞争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看好公司业绩持续兑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中国重工合并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原值74)/137(原值99)/179(原值12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0/20/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