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动态:Scale up助推交换芯片增长
Scale up互连技术成为超节点方案的升级方向。Scale-out是传统AI数据中心的主流架构,随着大模型规模的快速提升,Scale-out架构出现瓶颈:1)带宽与延迟瓶颈;2)能效较低;3)系统复杂度高。因此,行业逐步转向Scale-up架构,即在单节点内或紧密耦合节点增加GPU/CPU/存储等资源的数量,并通过PCIe、NVLink等高速互连技术实现高带宽、低时延、高能效。超节点运用Scaleup技术来升级算力系统,即通过高速互连技术将大量计算单元紧密集成,构建一个高带宽域。
头部厂商方案推动Scale up规模增长。从英伟达互连技术路线图可以看出,节点内卡间互连升级主要通过NVLink升级来实现,而节点间卡间互连升级可通过多种方式,需要考虑不同方式的带宽、成本、功耗等差异来选择。AMD、博通等厂商推出UALink、SUE等方案来应对英伟达的竞争。八大科技巨头联合推出了新的开放标准UALink,旨在打破当前英伟达在AI数据中心的主导地位。相比NVLink,UALink能够支持1024个节点互连,同时兼具更高带宽和较低时延。博通也推出了SUE方案来实现AI训练集群内部互联,博通SUE方案表明,以太网交换芯片也可用于Scale up互连技术。
交换芯片市场受益Scale up规模增长。从互连技术发展趋势看,在Scaleout发展遇到瓶颈情况下,Scale up互连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交换芯片市场有望持续受益Scale up规模成长。头部厂商Scale up互连技术使用的互连芯片包括两类PCIe Switch芯片(NVLink、UALink等)和以太网交换芯片(IB等)。随着AI大模型需求的持续增长,有望推动Scale up规模持续增长,而两类交换芯片也有望深度受益。
从ALAB发展看交换芯片行业前景可期。ALAB发展路径清晰,互连市场深度受益AI快速发展。ALAB从PCIe Retimer起步,不断扩展到Smart Cable、Fabric Switch、CXL Memory Controller,形成完整的互联芯片生态。2022-2024年,ALAB营业收入从0.8亿美元增长至3.96亿美元。公司预计AI和云基础设施连接芯片市场有望从2023年的172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274亿美元。随着PCIe6.0和CXL的商业化推进,其产品组合逐步覆盖AI数据中心互联的关键环节,营收与客户口碑持续提升。
交换芯片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Ie交换芯片市场,AI服务器领域需求旺盛。根据万通发展公告,估算2024年国内市场应用于AI服务器的PCIe交换芯片的市场规模约为38亿元,预计2029年有望达170亿元。根据贝哲斯数据,2024年全球以太网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47亿元,中国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92亿元。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厂商进入行业较晚,两类交换芯片国内厂商份额均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随着AI数据中心架构逐步从Scale out向Scale up转型,对服务器内部与机架间的互联带宽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认为,交换芯片有望受益Scaleup规模的持续增长:PCIe Switch芯片以及以太网交换芯片。建议关注:1)具备PCIe设计能力的公司中兴通讯、澜起科技、数渡科技(万通发展拟收购)、芯原股份(高速Serdes IP)等。2)中兴通信、盛科通信等交换芯片企业。
风险提示:交换芯片研发不及预期;AI服务器需求增长不及预期;Scale up规模增长不及预期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