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解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06 09:54:00 评论: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二十届四中全会”或“全会”)于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上述内容体现了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视,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助于文化产业及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 鼓励内容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影视行业的发展是产业创新升级的重点方向。

      2025 年以来,影视行业已迎来多项利好政策。2025 年8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其中“适当放开电视剧40 集上限,超长剧目可经特别审核”在严控“注水剧”的同时,对优质长剧的创作“解绑”;“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的硬性要求”有助于热门季播剧保持市场热度的持续和剧情叙事的连贯;面对近年来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形态迅猛发展的现状,《举措》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支持省级卫视开设微短剧剧场,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对新生形态的规范和扶持。2025 年9 月末,影视主管部门为“网络故事片”划定明确标准,要求单集时长需突破60 分钟门槛,总集数严控在3 集以内,且必须属于剧情类作品,同时配套出台了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同时,各地方也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影视行业乃至文化产业整体发展。2025 年5月22 日,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87 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等六大领域。其中包含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等多项影视政策;2025 年5 月29 日,成都市政府推出《成都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17 条政策举措,聚焦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等关键环节,对精品项目最高给予超2100 万元扶持。

      总体来看,国家及各地方陆续出台产业政策,松绑创作限制,规范新兴形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影视行业及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注重科技运用,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中提及,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当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影视领域,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贯穿影视创作的各个环节,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思路,实现作品质量的提升。OpenAI 的GPT 系列模型已被多家影视公司用于辅助剧本创作,能够根据设定自动生成多版本故事线;电影《金刚川》《只此青绿》通过运用AI 工具压缩视效工作量、提升画质;剧集《异人之下》引入数字角色“厘里”;电影《流浪地球2》通过自主研发AI 模型加强演员的角色减龄处理效率。

      文旅融合方面,旅游景区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实现了游客体验的提升以及景区收入的增长。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打造《千年一序滕王阁》VR 体验中心,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唐代宴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沉浸互动场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杭州西湖景区的“数字导游”根据不同游客需求提供相应讲解,使用“数字导游”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5 小时,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增长30%。

      2025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中专门设有“关于科技创新”章节,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支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在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内容。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文化出海”带来的市场机遇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十四五”文化强国战略加速推进的驱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成果斐然。

      剧集方面,《山海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热播,受众覆盖率达九成以上;《漫长的季节》斩获包括第28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内容大奖、2023 首尔国际电视节在内的多项海外电视大奖。电影方面,《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两度刷新近年华语电影北美票房纪录,被奈飞购入流媒体版权并翻译成28 种语言传播;《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23.2 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游戏方面,《黑神话:悟空》于2024 年8 月全球同步上线,截至2025 年2 月海外市场销量占总销量比例突破30%,在海外引发了新的“西游热”。

      借助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业内企业有望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并实现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开资料显示,爱奇艺2024 年海外业务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总收入和会员收入的同环比双增长;华策影视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达1.88 亿元,同比增长43.72%;柠萌影视2025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超过3300 万元,约为2024 年同期的2.5 倍。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传播是创新外宣和重构国际传播格局的重要抓手。《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外文化机构建设和合作,支持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发展援助,支持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促进文化企业和产品、服务“出海”。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传播有助于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也将促进影视等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在品牌形象、技术能力以及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发展。 机构: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丙江 日期:2025-11-0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