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中欧正式更新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持续看好能源转型的景气度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1月3日和5日,中国和欧盟分别正式向联合国《巴黎协定公约》秘书处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给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力。
中国首次提出碳达峰后减排目标,欧洲强化中期减排目标
中国: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欧洲:相对于1990年,2030年净温室气体减排至少55%(具有法律约束力),2035年减排66.25%-72.5%,2040年修订《欧洲气候法》纳入高质量国际碳信用额度,净减排90%。
以碳市场为核心,进一步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全面加强碳市场建设。中国将有序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1)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2)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有序发展深远海风电(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4)加快推进绿证绿电市场建设。
欧洲则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进行脱碳,加速淘汰煤电并减少天然气的依赖。
投资建议
随着碳市场的持续深入建设,电碳联动持续加强,绿色价值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绿电企业#新天绿能、晶科科技,核电作为负荷能源有望提升景气度,建议关注#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浙富控股等。
风险提示:
全球能源转型不及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