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新高16:如何布局年底政策窗口期6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9 16:38:01 评论:0
  回顾:2025 年3 月前瞻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对等关税后提示最大利空落地,恐慌后迎反弹窗口;5 月继续强调“红5 月”积极可为,AH 市场均有不错表现。半年度策略《蓄力新高》提示长期机会,至今上证指数涨超10%至3800 点以上。四季度策略《三擎拱牛市》强调紧贴三条主线:新经济科技&服务消费+老经济资源品。

      海外避险止盈,国内三季报后轮动加速,年内行情或偏震荡。海外分子端,美国景气走弱、就业担忧增加;分母端,联储关切通胀,降息预期削弱,同时美债发行+政府关门需要囤积资金。叠加美股科技估值高位,资金避险止盈美股,情绪上对A 股有传导。

      对于A 股,三季报后+中美协议后,短期新增催化有限,市场可能阶段止盈休息。从涨跌和成交看,市场有观望姿态偏震荡:成交仍然未启动,板块之间重新加速轮动。

      展望后续,长期视角:政策+产业周期向上明确,且政府支持坚定,中美股市特别科技仍预计向上;短期视角,经历持续上涨的美股和A 股若有利空催化、或利好有限,存在阶段震荡暂歇可能。其中A股除非强势放量创新高,年内暂歇+观望后续12 月政策,预计偏震荡,来年再启动。

      配置方向:行情继续积极应对,结构上重视筹码与盈利预期的变化,围绕景气预期向好的性价比方向配置。筹码拥挤且预期分歧加大的成长方向,等待景气进一步验证。

      1)短期政策窗口期+低拥挤度+增量险资,关注质量红利及周期赔率胜率向好:地产链博弈政策预期(家电、银行、消费建材、房地产等)、资源品受益涨价(电解铝、煤炭、黄金等)、情绪消费(出行链免税、景区,卖铲人教育、人服,港股等待美股企稳)。

      2)中期高景气+牛市弹性仍持续看好,节奏等待产业逻辑与业绩共识再度凝聚:首先布局景气拐点的难证伪品种(存储、国产算力、AI 端侧、北美液冷&电源,创新药等),然后等待自上而下资金重新树立对连续2~3 年高景气细分的信心(光、PCB 等)。

      资金分析:基金年底可能暂歇,已有减仓趋势;杠杆资金新增催化如果不足,大幅流入动能有限;美股趋弱下,外资新增流入预计有限;汇金等更多在于托底。综合看,主力资金当前仍看杠杆资金,之后可能看险资和汇金托底资金,对应红利预计更占优。

      1)基金:历史经验:当年至今市场向好,同时基金本身没有过度乐观,年底可能减仓修正,行情也偏震荡。当前:今年行情向好,基金长期没过度乐观,且已开始减仓。

      2)杠杆资金:融资余额流入时小盘占优;当前融资资金仍在流入但动能已较之前减弱。叠加融资市值占比持续创新高,后续提示关注融资余额流入放缓。

      3)红利:景气弱复苏下,红利和TMT 相互摆动;当前TMT 止盈动力下,红利阶段占优。叠加红利相对表现已回到2023 年初水平,胜率赔率均向好。

      年底如果真的暂歇震荡如何配置?日历效应看,银行红利是观望思路首选。

      1)行情走势:11 月初行情大多向上,到经济工作会议后(后简称会议)可能调整。

      2)市值视角:11 月初小盘占优,会议前大盘相对占优,会议后大盘显著占优。

      3)风格视角:11 月初成长占优,会议前红利低波占优,会议后红利/质量占优。

      4)板块+行业视角:11 月初TMT 占优,会前稳定占优,会后银行家电显著占优。

      5)综合策略:会议前1 月开始配置上证50/红利偏稳定,会议后上证50/红利偏银行。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陈翼/王亦奕/张洲驰 日期:2025-11-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