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600761)费用影响短期业绩,布局机器人产业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1 19:39:20 评论:0

  安徽合力(600761)

  l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实现营收149.34亿元,同增10.94%;实现归母净利润11.21亿元,同减4.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7亿元,同增0.56%。其中,公司单Q3实现营收49.67亿元,同增7.57%;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减11.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减1%。

  l事件点评

  短期业绩承压,主要受费用影响。公司Q1-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为期间费用特别是研发费用增速较快,导致研发费用率同比存在明显提升,该数据与公司积极开发智能物流、物流机器人等新产品存在较强相关性。

  毛利率、费用率同比均有所提升。盈利能力方面,2025Q1-3公司毛利率同增0.53pct至23.81%。费用率方面,2025Q1-3公司期间费用率同增1.02pct至14.43%,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增0.46pct至5.02%;管理费用率同增0.01pct至2.95%;财务费用率同减0.26pct至-0.25%;研发费用率同增0.81pct至6.71%。

  收购江淮重工,消除同业竞争,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公司决定以现金方式收购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安徽江淮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且于9月30日完成股权转让协议签订、款项支付、股权交割,江淮重工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次并购将实现集团内优质资产整合进入公司体系,有利于提升叉车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强公司与江淮重工在研、产、供、销、品牌及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深入协同效应;有利于实现差异化互补,有效弥补公司在部分产品和特定市场的不足。

  与江淮中心联合成立实验室,布局机器人产业。公司与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创新·天枢实验室”,将利用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聚焦智能物流具身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物流过程中的智能拣选、搬运、存取等解决方案,以及生产环节重复性、高强度作业场景的应用。公司预计将向该实验室投入研发费用约1,000万元人民币,在合作研发的领域内,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诺不再与其他任何第三方开展同样或相似研究合作。未来,双方可依托该实验室成果,成立产业化合资公司。

  l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0.55、207.69、224.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8%、9.00%、8.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15.44、16.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8%、9.49%、8.95%。公司2025-2027年业绩对应PE估值分别为12.89、11.77、10.80,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