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研究系列三:存款非银化对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影响与测算
居民财富化进程中,存款非银化使得银行负债策略强化流动性指标管控银行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存款,大行趋势更为明显。5月以来,大小行个人定存增速持续回落,大行自6月以来个人定存当月增量均较2024年同期少增;年初以来大行非银存款占比震荡上行,9月为11.2%,较1月提升2.5pct。
存款非银化将使得银行指标管控诉求阶段性强化。从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两个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来看,其对银行的各类负债进行了分类评价,长期限、稳定的一般性存款更好,对流动性指标的优化力度更大。现阶段居民存款活化、非银化,长期限稳定的居民定期存款转化为短期不稳定高成本非银活期存款,使得LCR、NSFR、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流动性风险指标边际恶化,银行指标管理诉求或有所提升。
根据我们测算,居民存款非银化对大行LCR和NSFR影响可控
根据我们测算,当2025Q3到期个人定存有30%、50%、70%转化为非银存款时,对五家大行(不含邮储)LCR的影响区间分别为[-3.2pct,-0.7pct]、[-5.1pct,-2.0pct]、[-6.9pct,-2.6pct]。在70%的转化比例下,除建设银行外,其他大行LCR预计仍可维持在120%的合意水平之上,指标管理压力可控。对净稳定资金比例的影响区间分别为[-1.89pct,-1.45pct]、[-3.16pct,-2.42pct]、[-4.42pct,-3.39pct],在70%的转化比例下,除交通银行外,其他大行NSFR预计仍可维持在120%的合意水平之上。从各家银行影响来看,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受影响幅度较大,源于其三季度到期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农业银行受影响幅度最小。
LCR管控侧重流动性资产储备,NSFR波动小,管理侧重负债结构改善银行改善LCR侧重短期资金和流动性资产储备,增加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持有规模,如加大国债买入力度。NSFR是资产负债表的全期限指标,波动小,侧重负债端结构调整,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9M/1Y)效果好,见效快,是银行最常用的改善NSFR的方法。
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对银行各项流动性指标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作用。发行3M及以上同业存单可改善LCR,9M及以上可改善NSFR,6M及以上可改善流动性缺口率和核心负债依存度。
央行工具:MLF、OMO、买入国债对大行LCR影响中性,买断式逆回购可起到优化LCR的作用。NSFR指标稳定性强,改善和恶化难度都比较大,OMO、买断式逆回购对NSFR影响中性,央行买入国债小幅优化NSFR,在NSFR>110%时,申请MLF对大行NSFR有小幅负面影响。
投资建议
(1)底仓配置:大型国有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2)核心配置:头部综合龙头。受益标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3)弹性配置:受益标的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