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公募业绩基准改革引导配置均衡化,银行板块较受益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12 16:38:48 评论:0

  事件:近期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改革加速推进。10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和运作说明已经下发至基金公司。

  要点梳理:

  明确基准选取规范,强化基准约束力。

  1)要求业绩比较基准充分表征产品的投资风格。选取基准符合合同关于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比例限制等约定。基金管理人可从“基准库”(由协会建立并动态调整)中选取基准要素,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2)完善基准全流程管控机制,提高基准选取的决策层级。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评估、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明确公司管理层要对基准的选取和持续性承担主要责任。

  3)引入产品风格稳定性\纠偏机制。管理人要指定独立部门负责监测基金投资相对基准的偏离情况,触发预警的应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或提请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偏离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审议,对基金经理投资形成监督约束。

  4)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主动权益基金投资业绩长期明显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此规定将基金经理的考核从短期相对排名,引导至长期、稳定收益上,有助于矫正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倾向。

  强化外部主体监督职责,压实各方责任。1)提升基金托管人监督权重。要求托管人应建立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相关合同审查、投资监督、信息披露复核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对投资风格的稳定性进行监督等。2)规范基金评价排名。要求评价机构应结合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合理分类排名,原则上不得将不同风格基准的基金直接排序排名。这将改变过往的全市场排名导向,引导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客观。3)销售机构展示规范化。要求销售展示基金业绩时,应当同步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

  过渡期安排:存量产品设置1年过渡期调整。过渡期内,管理人结合产品法律文件和实际投资风格,推进业绩比较基准变更工作。调整时间较为充分,预计存量产品基准调整将稳妥有序推进。

  影响展望:

  1)基准选取及变更:基准选取将更加精细,真实反映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策略。一方面,考虑基金基准的稳定性和投资范围的多元性,预计沪深300、恒生指数等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依然是全市场选股基金的主流选择;另一方面,过往部分主动基金以宽基指数为基准,但实际持仓集中在单一行业、与基准偏离较多,预计将逐渐更换为更加契合产品风格的行业主题类指数、策略指数。

  2)基准的有效使用将提升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遏制风格漂移。在新的业绩基准规范下,基金产品定位更加清晰,基准约束性更强,将有效约束产品投资范围、防止风格漂移,有助于矫正主动基金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弱化市场短期极致的抱团行为,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3)银行板块:业绩基准改革落地有望推动均衡配置,带来低配板块补仓机遇。25Q3末主动偏股基金持仓中,银行持仓占比仅1.82%、环比Q2下降3.02pct,相较主流指数权重(如沪深300中银行占比12.5%)及全A自由流通市值权重(银行占比6.2%)明显欠配,持仓处于历史低位。业绩基准改革落地有望推动基金均衡配置,催化低配板块补仓机遇。

  投资建议:资金层面,银行主动基金持仓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业绩基准改革落地将引导主动基金配置均衡化,银行板块较为受益;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高股息仍具有吸引力,保险资金、国资股东、AMC等长期资金配置积极。基本面层面,在净息差阶段性企稳、中收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之下,银行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看好市场风格再平衡下,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增速大幅下滑;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导致风险抬升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等。


东兴证券 林瑾璐,田馨宇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