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邦电力(688597)从电网设备制造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静待业绩改善
煜邦电力(68859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截至2024年底,国内智能电表市场仍存在超过上亿只潜在更新换代需求,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有望直接受益;2)公司早在2010年就进入低空智能巡检行业,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软硬件一体化的服务战略;3)公司储能业务整体仍处爬坡期,随着产线建成及液冷储能系统等产品通过欧盟认证,公司储能订单预计将在2026年开始持续放量,对公司形成业绩支撑。
深耕近三十年,中国智能电网领域代表性企业。公司前身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的北京煜邦电能技术中心成立于1996年,成立以来公司便承担着华北电网和国家电网电量计量及其相关业务领域的研发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在智能电网的深耕,公司的产品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送电、调度六大领域。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电力行业未来趋势,低空智能电力巡检近年来快速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673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两者合计占比超82%,体现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正加速推进;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智能电表保有量已超过6.5亿只,截止到2024年底国家电网2020版智能电表的累计招标数量约为3.2亿只,国内市场仍存在较大的潜在更新换代需求;2023年我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为68.31亿元,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巡检无人机将在电力巡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储能是公司转型关键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价值的支点。2023年公司首次明确将储能列为战略性新业务,截至2024年,公司储能项目已在浙江、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落地多个示范工程,累计交付金额超十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多款产品通过CE(欧盟)标准TÜV测试,具备出口资质。同时,公司正加快推进第二条产能5GWh电池PACK产线的建设,预计未来随着高毛利工商业储能与海外业务放量,储能板块将从投入阶段走向放量和盈利优化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6/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12.8、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3、2.1亿元,EPS分别为0.28、0.39、0.63元,对应PE分别为35、25、15倍。考虑到公司随着海外业务落地,估值锚将从电力设备板块向“储能+数字能源”复合属性转变,给予公司2026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1.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