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下游需求驱动,锂电板块Q3业绩持续回升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09:40:39 评论:0

  行业核心观点:

  2025年前三季度,锂电下游需求总体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带动产业链营收同比提升,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2025年Q1-Q3,锂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为6361.88亿元,同比增长16.12%;归母净利润为626.19亿元,同比增长40.37%。

  季度表现来看,2025年Q3锂电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实现双位数增长,毛利率端略有承压。2025年Q3,锂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为2354.28亿元,同比增长20.42%,环比增长10.19%;毛利率为19.39%,同比下降3.06pct,环比下降0.07pct;归母净利润为253.41亿元,同比增长58.20%,环比增长25.93%。

  投资要点:

  电池环节:在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带动下,前三季度电池环节整体实现稳健增长,盈利同比显著提升。2025年Q1-Q3,电池环节营业收入为4172.73亿元,同比增长11.92%;归母净利润为555.65亿元,同比增长36.83%。2025年Q3,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高位,电池环节营收及盈利水平显著回升,同环比实现高增长。2025年Q3,电池环节营业收入为1540.35亿元,同比增长16.63%,环比增长10.04%;归母净利润为224.89亿元,同比增长53.61%,环比增长26.62%。

  正极材料:2025年前三季度正极环节整体放量,营收同比稳步增长,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修复。2025年Q1-Q3,正极环节营收为908.81亿元,同比增长24.09%;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与24年同期相比,实现由亏转盈。2025年Q3,在下游需求回升带动下,正极环节盈利修复加快,环比显著改善。2025年Q3,正极环节营收为344.37亿元,同比增长31.62%,环比增长13.01%;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同环比均实现大幅回升。

  负极材料:2025年前三季度负极环节业绩实现同比高增长。2025年Q1-Q3,负极材料营收为494.33亿元,同比增长20.87%,归母净利润为38.64亿元,同比增长43.41%。2025年Q3负极环节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但在二季度高基数影响下,环比略有回落。2025年Q3,负极材料营收为176.49亿元,同比增长22.99%,环比增长2.92%,归母净利润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52.32%,环比下降3.54%。

  其他环节:隔膜承压,辅材板块盈利修复

  (1)电解液环节:2025年Q3电解液环节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毛利率小幅下滑。2025年Q3,电解液厂商营业收入为66.89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为4.53亿元,同比增长5.83%,毛利率为19.45%,同比下降1.56pct。

  (2)隔膜环节:营收高增长,盈利水平承压。2025年Q3,隔膜厂商营业收入为48.40亿元,同比增长33.22%,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下降92%,毛利率为16.81%,同比下降5.91pct。

  (3)辅材环节:结构件维持平稳增长,铜箔铝箔盈利能力显著回升。

  2025年Q3,结构件公司实现营收69.63亿元,同比增长29.33%,归母净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50.50%;铜箔铝箔公司实现营收108.15亿元,同比增长37.71%,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24.40%,实现扭亏转盈。

  投资建议:2025年Q3,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高增长,锂电池产业链整体业绩持续改善。锂电产业链排产活跃,材料价格逐步企稳回暖,公司业绩呈现回升趋势,盈利水平明显修复。展望后市,(1)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逐步触底企稳,终端下游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锂电中游材料厂商业绩有望持续修复,电池、结构件环节公司盈利有望持续增强,建议积极关注中游材料环节公司业绩修复投资机会,以及电池环节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的龙头个股;(2)新兴技术产业化加速,固态电池、高压密磷酸铁锂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下游车企、电池厂商持续加大加快布局,建议关注新兴技术产业化带动的投资机会。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环节分化加剧风险、新兴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万联证券 蔡梓林,冯永棋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