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金融助力养老发展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15:08:02 评论:0
  核心观点银发经济方兴未艾,金融助力养老发展

    老龄化将成为全球人口常态,需要积极应对。近年来,政策愈发强调市场主体在应对老龄化中的作用。发展养老金融、助力银发经济,是应对老龄化的核心措施。

      养老金融的核心是养老保险体系。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组成,是覆盖全国的兜底型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主要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补充养老保险,主要为刚刚起步的个人养老金。整体而言,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且起到了维持、增厚老年人收入的功能。但是,三支柱发展并不均衡。作为养老金融的基础,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和支持力度,促进各支柱协调发展。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之外,中国还开展了多类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的养老金融产品试点。具体包括:长护险、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商业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各类产品试点成效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较长,资金积累较多,已成为中国居民重要的退休收入补充。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较为顺利,前景较为广阔。长护险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发展历程较短,且制度设计相对复杂、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养老产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主要包括养老照护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教育、养老用品等。但是,部分养老产业面临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金融支持及政策引导。

      日本经验: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通过较强的再分配功能,有效降低了日本老年人的平均养老成本,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日本介护保险通过分级、多元筹资,为老年人的日常养老消费提供支持。这不仅令中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成本显著降低,还释放了其消费潜力,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优化长护险的筹资和照护标准,构建更好的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风险提示:1)养老金充足性风险;2)养老金融发展速度不及预期;3)养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4)居民养老消费能力不足;5)报告使用的数据可能受到特殊年份的扰动;6)报告中的数据测算可能存在一定偏差;7)报告分析尚未充分考虑养老各领域之间的协同。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伟/陈骁/王维逸/袁喆奇/杨侃/郭子睿/李冰婷/郝博韬/郝思婧/李灵琇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