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指南:关于“高低切”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17:06:14
评论:0
在此,我们有必要围绕“A 股高切低指数”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梳理,以提供A 股高切低定价规律的一份实战指南:
1、该指标如何刻画A 股高低切运动:基于全部二级行业指数的累计收益相对强弱指标(方差值)构建A 股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当该指标上升时,说明行业之间收益分化程度提升;当该指标见顶回落时,说明行业之间收益分化开始缩小,也就是高切低现象出现。
2、该指标的运动轨迹与规律:一般而言,一年内A 股会发生2-3 次较为明显的高低切定价,每次周期大致在2-3 个月。当该指数高于区间上沿(约60%)时,往往意味着高位板块拥挤或者过热容易出现超额回落,低位板块具备超额补涨潜力;当回落至区间下沿(约30%)时,低位补涨行情接近尾声或者市场正在酝酿新一轮分化。
3、该指标如何解释A 股高低切现象:通常来看,A 股高低分化对应市场开始形成鲜明的定价主线,背后的推动力来自筹码分化与基本面分化。当筹码分化伴随巨量增量资金以及高-低增长行业或细分增速差悬殊时,A 股高低分化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和突出。当“高切低行情”发生前,市场存在一定的局部过热或者结构性泡沫,高位板块在资金高度集中、仓位过重、估值透支的背景下达到阶段性顶点;与此同时,或基于收益兑现或者降低组合波动的主观需求,或因为宏观层面政策、经济、海外因素出现拐点或者低位产业出现重大异变点,触发市场对风格再平衡的需求。
4、该指标异常值的解释:在2020-2022 年周期中,该指标突破90%,意味着市场分化突破常规30%-60%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背后是基本面分化(例如:2021 年高景气细分只集中在当时的泛新能源)与筹码分化(例如:
当时公募规模扩张成为最重要最集中的增量资金)共振形成。
5、该指标与结构风格的关系:当高切低行情指标见顶回落时,这一阶段往往以低位板块超额有效性回升为核心,在“风格再均衡”上释放清晰明确信号,但市场是否有清晰风格切换要视低位板块逻辑信号是否同步明确,也有可能步入“高位品种震荡波动、低位品种无序轮动”的定价过程。需要提示的时:在高切低指数见顶回落过程中,在原高位板块内部进行高切低并不能提供明确超额收益。当低位板块超额涨幅趋缓且高切低指标触底后,市场往往重新进入某种风格主导的新阶段,此时也需要同步评估新主线的逻辑信号是否明确。
6、该指标与A 股大盘指数的关系:该指标与大盘指数的关系多发生在当高切低指标出现见顶回落时:若对应发生在流动性收紧、整体估值高企阶段,往往是大盘指数顶部信号,对应高切低意味着由牛转熊。
目前看:Q3 科技机构持仓已经突破40%,达到历史抱团的偏高水平,意味着高位品种震荡波动在所难免;同时,A 股科技/出海+低位顺周期之间分化已到历史高位水平,此前正处于高位震荡,当前出现收敛迹象。
对应看到:本轮高切低中我们反复强调的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超额已经开始初步展现:1、10 月下旬之后出海50 指数相对TMT 取得明显超额收益,这一趋势在11 月之后变得更为突出,由此可见风格切换向出海;2、关于顺周期定价,有色品种全年呈现强势,11 月相对低位顺周期品种出现“跃跃欲试”的交易现象。
总结而言:10 月至今A 股高切低定价更接近风格再均衡,真正风格切换需等到流动性牛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才会到来,届时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工业金属、电力设备)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机构: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林荣雄/黄玮宗 日期:2025-11-13
1、该指标如何刻画A 股高低切运动:基于全部二级行业指数的累计收益相对强弱指标(方差值)构建A 股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当该指标上升时,说明行业之间收益分化程度提升;当该指标见顶回落时,说明行业之间收益分化开始缩小,也就是高切低现象出现。
2、该指标的运动轨迹与规律:一般而言,一年内A 股会发生2-3 次较为明显的高低切定价,每次周期大致在2-3 个月。当该指数高于区间上沿(约60%)时,往往意味着高位板块拥挤或者过热容易出现超额回落,低位板块具备超额补涨潜力;当回落至区间下沿(约30%)时,低位补涨行情接近尾声或者市场正在酝酿新一轮分化。
3、该指标如何解释A 股高低切现象:通常来看,A 股高低分化对应市场开始形成鲜明的定价主线,背后的推动力来自筹码分化与基本面分化。当筹码分化伴随巨量增量资金以及高-低增长行业或细分增速差悬殊时,A 股高低分化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和突出。当“高切低行情”发生前,市场存在一定的局部过热或者结构性泡沫,高位板块在资金高度集中、仓位过重、估值透支的背景下达到阶段性顶点;与此同时,或基于收益兑现或者降低组合波动的主观需求,或因为宏观层面政策、经济、海外因素出现拐点或者低位产业出现重大异变点,触发市场对风格再平衡的需求。
4、该指标异常值的解释:在2020-2022 年周期中,该指标突破90%,意味着市场分化突破常规30%-60%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背后是基本面分化(例如:2021 年高景气细分只集中在当时的泛新能源)与筹码分化(例如:
当时公募规模扩张成为最重要最集中的增量资金)共振形成。
5、该指标与结构风格的关系:当高切低行情指标见顶回落时,这一阶段往往以低位板块超额有效性回升为核心,在“风格再均衡”上释放清晰明确信号,但市场是否有清晰风格切换要视低位板块逻辑信号是否同步明确,也有可能步入“高位品种震荡波动、低位品种无序轮动”的定价过程。需要提示的时:在高切低指数见顶回落过程中,在原高位板块内部进行高切低并不能提供明确超额收益。当低位板块超额涨幅趋缓且高切低指标触底后,市场往往重新进入某种风格主导的新阶段,此时也需要同步评估新主线的逻辑信号是否明确。
6、该指标与A 股大盘指数的关系:该指标与大盘指数的关系多发生在当高切低指标出现见顶回落时:若对应发生在流动性收紧、整体估值高企阶段,往往是大盘指数顶部信号,对应高切低意味着由牛转熊。
目前看:Q3 科技机构持仓已经突破40%,达到历史抱团的偏高水平,意味着高位品种震荡波动在所难免;同时,A 股科技/出海+低位顺周期之间分化已到历史高位水平,此前正处于高位震荡,当前出现收敛迹象。
对应看到:本轮高切低中我们反复强调的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超额已经开始初步展现:1、10 月下旬之后出海50 指数相对TMT 取得明显超额收益,这一趋势在11 月之后变得更为突出,由此可见风格切换向出海;2、关于顺周期定价,有色品种全年呈现强势,11 月相对低位顺周期品种出现“跃跃欲试”的交易现象。
总结而言:10 月至今A 股高切低定价更接近风格再均衡,真正风格切换需等到流动性牛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才会到来,届时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工业金属、电力设备)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机构: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林荣雄/黄玮宗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