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内配(002448)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柴油机与制动鼓业务稳健增长,电控执行器与氢能布局加速突破
中原内配(002448)
投资要点
聚焦汽车核心零部件主业,工业机器人布局与海外扩产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该公司专注于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球气缸套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内燃机摩擦副、制动系统、汽车电子及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公司目前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及车身零部件”与“氢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双线并行的产业格局。
2025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元,同比增长20.22%:归母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比增长64.72%。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8.67/3.26/3.18亿元,同比+16.35%/+39.89%/+55.76%。业绩整体稳健,利润增长势头强劲。
盈利能力层面,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88%/12.87%,同比3.02pct/2.44pct;2025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65%/11.42%,同比4.56pct/3.31pct。
分业务来看,2025年H1公司气缸套/制动鼓/活塞环/电控器/活塞/轴瓦分别实现收入10.40/2.86/1.57/1.53/0.54/0.33亿元,分别同比+9.14%/+56.28%/+7.61%/+7.20%/+38.19%/+16.50%;分别占比总营收+53.52%/+14.70%/+8.10%/+7.88%/+2.76%/+1.71%。其中制动鼓业务收入增速超50%,表现尤为亮眼,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稳步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2025年8月26日,公司将项目投资总额由原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提升至不超过5亿元,以支持后续产能建设。该基地于3月已开始规划建设4条铸造线及18条气缸套加工线,设计年产能达700万只。目前,首条铸造线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交付韧性与市场响应能力。
柴油机核心技术优势凸显,数据中心备电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依托钢质活塞技术、摩擦副密封技术、等离子喷涂轴瓦工艺等,为核心客户提供高质量柴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目前,公司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已全面覆盖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玉柴集团等国内主流发动机厂商,并进入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全球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已统的4–8kW跃升至20–100kW,备用电源配置正从N+1
向2N冗余升级。柴油发电机作为数据中心主流备用电源方案,其在配套基建中成本占比达23%,占整体建设成本的6%–7%。公司作为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主力供应商,凭借在摩擦副系统、电控执行器等关键部件方面的技术积累,将持续受益于数据中心高功率、高可靠性备用电源系统的升级与扩容需求。
制动鼓产品实现跨越式增长,二期产能落地助力市场扩张
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作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双金属复合制动鼓的研发与生产。其用特殊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及独创的制造工艺,实现了不同材料的完美融合,与传统制动鼓相比具有显著的轻量化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整车自重,提升燃油经济性,同时解决了传统制动鼓易开裂、寿命短等行业痛点,具备更好的耐磨性、散热性和抗衰减性,其"不开裂、不掉顶"的产品特性确保了车辆在极端工况下的制动稳定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动鼓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86亿元,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推进产能扩张,制动鼓二期建设项目于2025年6月顺利完工投产,使制动鼓整体规划年产能达到140万只。目前,恒久制动已实现对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德纳、陕汽汉德等国内主流重卡车桥企业的全覆盖,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实现对外批量供货。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制动鼓产品有望继续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电控执行器实现进口替代,氢能系统构建完整生态
在电控执行器领域,公司产品线完整覆盖汽油机尾气阀门电控执行器、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可变截面电控执行器及控制系统等。其中,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电控执行器具备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更大的关紧压力、更快的加速响应、更高的燃油经济性,有效减少发动机排放;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成功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商用车高端智能电控执行器领域的垄断地位,已获得客户批量采购订单。2025年8月,公司获得某欧洲知名工程集团企业的智能电控执行器产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9年,预计总销售额约4.9亿元,计划于2027年启动批量供货。公司产品已进入Garrett、BorgWarner、BMTS等国际主流增压器供应商体系,并在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国内知名品牌实现批量搭载,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同时,公司前瞻性地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领域,已构建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双极板、空压机、增湿器、氢气循环泵"五大氢能产业格局,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目前已与阳光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能装备制造、氢能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制氢站、加氢站、氢能车辆应用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望在这一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9.01、45.53、53.26亿元,EPS分别为0.69、0.82、0.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9、14.3、12.2倍。基于小批量多品种及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使得公司能够抗行业周期涨跌、收入保持稳定上升状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技术和资源整合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