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1-14 10:43:22 评论:0

  2024年,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叠加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水泥需求快速下滑,加剧了行业供需矛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低价恶性竞争频发,水泥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同时,行业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韧性,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四季度,全国范围内开始探索“反内卷”路径,盈利改善成为企业策略核心,降价抢量现象减少,“价格战”态势得以缓解,加之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行业逐步从亏损转向盈利。

  展望2025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随着行业自律的加强、错峰生产的实施以及产能治理政策的逐步发挥作用,将共同带动水泥行业效益的回升。预计2025年水泥价格将呈现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的走势。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的自身努力,水泥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效益的稳步增长。

  一、需求端:水泥需求持续萎缩

  2024年全国及各主要消费区域水泥需求均大幅下滑。水泥需求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持续大幅下降,新开工项目不足,地产端水泥需求下降;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基建端水泥需求出现下滑。

  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现调整态势。新房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下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下降12.9%;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661亿元,下降17.0%;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基建端虽然整体正增长,但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不强,尤其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根据交通部数据,1—11月份公路交通投资2.36万亿元,同比下降10.8%。

  二、供给端:旺季错峰力度持续加大,收效显著

  年初以来,尽管行业企业对需求整体疲软有所预见,主动加大了错峰停窑限产力度,但由于水泥需求不足,供给限产调控措施未能有效适应市场波动,行业库存虽较上年略有减少,但仍维持高位,难以维系市场供需平衡,致使企业运营压力沉重。直到9月底旺季来临,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主要产消区域开始大幅停窑减产,收到明显效果。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水泥价格滑落至低点,整个行业深陷亏损泥潭;二季度,在各地领军企业的带动下,积极推行行业自律,并强化了错峰生产的执行,但错峰生产的时间安排与实际需求下降的情况不匹配,水泥库存水平多数时间依旧居高不下;三季度,行业遭遇淡季,水泥需求进一步萎缩,尽管错峰生产力度有所加强,但仍不足以逆转整体供需失衡的局面,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因此出现了频繁调整;四季度,长江流域、西南、山东及河南等多地区均加大了旺季错峰停窑的执行力度,使库存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促使价格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水泥产量18.3亿吨,比上年下降9.5%。从区域角度来看,全国六大区域的水泥产量较上年均有较大下降。其中,东北、华东地区的降幅均超过了两位数,分别为13.7%和11.5%;华北地区的降幅较小,为5.6%。

  三、水泥价格:上半年低迷徘徊、下半年逐步回升

  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行情总体呈现“上半年低迷徘徊、下半年逐步回升、波动较为频繁”的复杂走势特征。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为384元/吨,比上年回落2.6%。

  从分季度情况看,水泥价格走势呈现逐季攀升的态势。其中,一季度价格为全年的最低点,市场平均价格为363元/吨,同比大幅回落65元/吨;二季度价格环比略有小幅提升,均价为370元/吨,跌幅收窄至43元/吨;三季度价格进一步拉升,达到385元/吨,环比上涨15元/吨,同比高出22元/吨;四季度价格攀升至418元/吨,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同比大幅上涨45元/吨。

  影响水泥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一是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深度调整,同时受资金短缺影响,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和房建项目的恢复不及预期。二是水泥市场供给端的收缩变化与调整。由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季度多数地区的水泥市场竞争激烈;二季度,在各地主导企业的积极引领下,不断加大错峰生产力度,供给端得到了有效管控,影响了水泥的价格走势。三是企业市场策略的调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逐渐从充分竞争转向加深合作,盈利改善成为各企业策略的主导。因此,降价抢量、“价格战”的行为明显减少,这种策略调整也对水泥价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分区域情况看,2024年东北地区水泥价格表现亮眼。全年平均价格为456元/吨,较上年上涨74元/吨,涨幅高达20%,较其他地区更是高出50—100元/吨,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价格上涨的地区。回顾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全年走势,一季度延续前两年的低迷行情,水泥出厂价徘徊在200元/吨左右,区域内大部分企业面临巨额亏损的困境,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入不敷出,经营举步维艰。二季度为了扭转这一颓势,各企业之间达成共识,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更加严格的错峰生产措施,主动减少供给,市场供需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支撑水泥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使得价格在高位一直保持到四季度末。在全国水泥市场行情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逆势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地区企业也纷纷开始效仿,以期改善自身的市场状况。

  在东北市场反弹浪潮的推动下,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水泥行业亦不甘落后,自二季度起积极主动推涨。两大区域的表现各不相同。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紧随东北之后呈现复苏态势,全年平均价格为394元/吨,同比仅小幅下滑1.9%,稳居全国第二高位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新疆、甘肃和青海地区价格在中高位保持良好。华北地区价格表现较为平稳,仅在6月份,价格出现20—30元/吨温和上涨,下半年,价格基本维持平稳。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在2024年成为全国价格洼地,平均成交价格为355元/吨,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主要是受到重庆市场的拖累,当地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一度跌到180—190元/吨,导致企业普遍处于亏损局面,四季度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错峰生产措施,价格出现了强势反弹,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

  2024年中南地区水泥平均价格为369元/吨,比上年下跌34元/吨,跌幅达8.4%,在全国各大区域中跌幅最大;其次是华东地区,全年平均成交价为377元/吨,比上年回落22元/吨,下降5.5%。中南和华东两地在上半年水泥价格持续处于盈利平衡点或成本线以下。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企业出于扩大市场份额的考量,未能严格执行价格上涨策略,导致价格提振效果不彰。另一方面,错峰生产的执行时间与需求下滑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匹配问题,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使得上半年水泥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包括行业领头羊,纷纷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并有效实施了错峰生产措施,促进了水泥价格的显著上涨,行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

  分省情况看来,31个省市中,2024年价格出现上涨的有6个,主要是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和新疆地区。其中,涨幅最高的是辽宁省,达到36%;吉林、黑龙江和新疆上涨均在10%左右;河北和云南小幅上涨1.68%和4%。2024年分省当中,水泥价格跌幅超过两位数的有四个地区,其中山西跌幅最大,下滑18%,福建、海南和贵州下滑均在10%左右。跌幅5%—10%的省份有10个省份。

  综上所述,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前低后高、中低位震荡调整,全年有低谷亦有天花板,不同区域、不同时点表现迥异。

  四、效益情况: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2024年初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重点省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下滑严重,供需矛盾加剧,市场信心缺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各地纷纷通过低价恶性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水泥价格持续下降至成本线附近徘徊,行业效益大幅下降,行业上半年亏损。下半年在全国各地开始寻求“反内卷”的突围之路,盈利改善诉求成为各企业策略的主导,降价抢量、“价格战”的行为明显减少,行业效益有所回升。

  五、水泥进出口:水泥出口回升

  2024年中国水泥出口持续回升,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水泥和熟料共出口537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水泥出口为502万吨,增长39%,熟料出口34.5万吨,增长58%。但离岸价格大幅下降。

  中国水泥进口大幅下降,水泥和熟料共进口33.4万吨,比上年下降74%,其中,进口水泥5.8万吨,下降93%;进口熟料27万吨,下降36%。值得关注的是进口熟料11、12月环比10月份激增,对我国沿海地区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六、2025年水泥行业展望

  从需求层面看,2025年水泥需求仍将下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预计202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规模恢复仍面临挑战,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这或将拖累2025年地产建筑领域水泥需求。

  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基建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基建支持力度加强,将利好基建对水泥需求的修复。

  综上,预计2025年全年水泥需求比2024年将有下降,在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下,需求快速下滑的趋势将有所减缓,预计降幅收窄在5%左右。

  从供给层面看,各地加强产能产量调控,将持续发挥有效作用。通过产能置换新政,加快行业低效产能切实有效地加速出清,叠加常态化错峰生产对产量的调控,预计2025年水泥行业效益下滑态势将得到有效遏制。

  从价格和效益角度看,2025年,水泥行业将面临一个依旧复杂的市场环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地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施策,积极开展错峰生产;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减少市场供应压力。预计2025年水泥价格将继续呈现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的走势。


中国水泥协会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