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移动首次覆盖报告:高股息构筑价值护城河,AI+数字化转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移动(600941)
公司:全球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中国移动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网络规模第一、客户规模第一、收入规模第一和创新能力领先、品牌价值领先、公司市值领先、盈利水平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达45万人,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4亿户,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15亿户。
业务:“两个新型”构建价值增长新模式。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领先。网络领先: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并实现核心网100%云化融合,千兆宽带覆盖达5亿户。算力引领:自建智算规模达33.3EFLOPS(FP16),构建“1-5-20ms”三级时延圈,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中台赋能:能力中台调用总量超8000亿次,梧桐大数据平台数据规模超2000PB。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17项产品客户规模过亿,5G商用案例超5万个,覆盖86个国民经济大类,智慧城市项目签约近1300个。服务质效:发布“三个一”服务举措,推出十项服务承诺,构建全流程数智服务保障体系。品牌与营销:品牌价值达413亿美元,APP月活用户超2.7亿户,合作渠道商超20万家。
业绩表现: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2023年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收入规模第一的通信运营商。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6.66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53.53亿元,同比增长4.03%。
行业:AI驱动云计算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高增,市场高度集中。
根据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超过900亿美元,市场高度集中,亚马逊云、微软云与谷歌云共同占据65%的份额。云厂商持续加大AI投入,谷歌、Meta上修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
中国市场增速领跑。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2.1万亿元,“云+AI”的融合升级是核心驱动力。
核心竞争力:股东回报持续领跑,数字化转型+AI战略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移动以高股息回报为基础,通过数字化转型与AI战略重构收入结构,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商业化落地及内部提效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持续领跑行业创新与价值增长。
高股息策略巩固股东价值。
分红持续领跑,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5.09港元(同比增长5.4%),派息率达73%,并计划未来三年逐步提升至75%以上,凸显长期回报能力;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基于稳定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高股息策略构筑价值护城河,增强投资者信心。
数字化转型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HBN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达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3.6%。
AI+布局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方面,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FP16),其中自建智算规模为33.3EFLOPS(FP16)。技术能力方面,“九天”大模型矩阵已升级至3.0版本,重点布局了超50款行业大模型,并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商业转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并联合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内部提效方面,在网络运维领域,引入AI技术,自智网络已实现L4级高阶能力,提升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765.9/11148.38/11556.74亿元,同比增长3.4%/3.6%/3.7%;净利润分别为1450.17/1516.57/1594.68亿元,同比增长4.8%/4.6%/5.2%;对应PE分别为16/15/15倍。
投资评级:我们选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预测,两家公司25/26/27年PE平均值为18/17/15倍,中国移动对应PE为16/15/15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将充分受益于“数字化转型+AI”战略所推动的需求增长,伴随AI应用加速落地,成长动能有望持续释放。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产业链受国际环境影响的风险,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