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23期总第146期:创新为源,临床为鉴,效率为盾,聚焦三大投资方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7 18:53:10 评论:0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0.81%,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1,跑赢沪深300指数(-0.27%)。从子行业来看,医药流通、体外诊断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7.61%、5.32%;医疗研发外包、医疗设备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3.49%、1.76%。

  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30.89x(上期末30.67x),估值上行,低于均值。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疫苗(50.42x)、医院(43.67x)、医疗设备(37.84x),中位数为34.85x,医药流通(15.46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5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4.13亿元。其中,8家增持0.31亿元,37家减持14.44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卫健委等: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NMPA:发布新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诺华:首款放射配体疗法药物“派威妥®”双适应症获NMPA批准

  赛诺菲:创新靶向纳米抗体“可倍力®(注射用卡拉西珠单抗)”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政府:与礼来及诺和诺德达成药品控价协议,GLP-1药物大降价

  投资建议:

  近期辉瑞百亿美元收购Metsera、默沙东92亿美元拿下CidaraTherapeutics,两大跨国药企通过BD交易加速布局代谢疾病与流感预防领域,凸显创新管线稀缺性与行业整合趋势。叠加2025医保谈判落幕,政策端对“真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强化,集采“反内卷”亦为行业盈利提供稳定性。建议投资者聚焦三大核心方向:1)前沿技术突破(如肿瘤、减重、自免领域的First-in-class药物及脑机接口等创新器械);2)临床验证与商业化潜力(关注国产创新药出海进展及BD交易后续临床开发进度、数据读出);3)产业链效率优势(CXO龙头及高值耗材全球化布局)。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 胡晨曦,魏钰琪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