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行业系列报告(三):精准医疗时代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药物靶向治疗新突破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17 20:53:05 评论:0

  治疗模式:CSU治疗首选标准剂量二代抗组胺药,出现不良反应可换药。若症状未控,可联合用药或增加原药2-4倍剂量。若仍无效则加奥马珠单抗,成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起始300mg/4周,无效可调整,还无效则换或加环孢素。

  市场规模:中国CSU药物市场的规模由2019年的12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6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6.4%,预计未来将以年复合增速16.2%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达417亿元。

  用药格局:在用于治疗CSU的二代抗组胺药物市场中,各药物销售表现不一。氯雷他定受仿制药冲击,销售额呈波动下降趋势;西替利嗪因剂型创新和有序竞争,销售额保持相对稳定;依巴斯汀受集采政策影响,销售额大幅下滑;非索非那定借助新剂型和市场扩容,销售额持续增长。从企业竞争格局看,各药物头部企业优势明显,不同企业间销售额差异较大,市场层级分化清晰。

  创新制剂:中国治疗CSU的单克隆抗体创新制剂研发管线丰富。赛诺菲、智翔金泰等聚焦IL-4R靶点,部分进入临床III期;联合生物制药等多家企业布局IgE靶点,处于临床II期。恒瑞医药等也积极投入IL-4R靶点研发。荃信生物选择独特KIT靶点。各企业研发进度不一,未来市场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充满变数。


头豹研究院 何婉怡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