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5Q3总结报告:CXO及科研服务收入持续高增长,有望延续
医药行业: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5Q3同比2024Q3的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1%、3.0%、-3.9%。2025年Q3收入增长同比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CXO、科研服务、制药;扣非净利润增长同比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科研服务、CXO、药店。
创新药:创新药现阶段已然成为医药板块的重要主线,为此我们选择了A股58家创新药企业作为国内创新药企业样本,以衡量中国创新药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创新药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4.5%;2025年Q3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3%、-15.0%。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热景生物、千红制药、泽璟制药等。
中药: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5Q1-Q3同比2024年同期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09%、+0.25%、-7.64%;2025Q3同比于2024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1%、-4.7%、-7.7%,从Q3单季度看,业绩整体仍有所承压。客观经济环境变化、零售终端市场承压、疾病发病率的变化叠加医药院内外政策影响,25Q3增速明显放缓。建议关注: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方盛制药、马应龙等。
制药:88家制药公司2025Q1-Q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8%、-18.8%、-22.7%;2025Q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6%、12.5%、10.6%。建议关注百利天恒、迈威生物等。
科研服务:16家科研服务公司2025Q1-3同比2024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7.00%、15.21%、25.00%;2025Q3单季度同比2024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0.48%、49.57%、86.72%。25Q1-3整体经营情况改善较大,25Q2-3企业呈现二分化,部分行业感知到早研需求的恢复、市场竞争缓和,因此业绩表现亮眼,部分行业仍受制于整体经济及投融资形势,但已逐步企稳,正于Q3起回升。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科研服务市场扩容叠加国产替代,赛道高速成长逻辑不变,且医药市场投融资也终将回暖,伴随降息预期加强,下游需求恢复,有望迎来β板块性的较大增长。建议关注业绩兑现标的:皓元医药、百奥赛图-B、药康生物、奥浦迈、纳微科技、百普赛斯、毕得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等。
医疗服务: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测)2025Q1-3同比2024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8%、-9.28%、-12.54%;2025Q3同比于2024Q3单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29%、-18.57%、-13.98%。由于宏观消费环境、政策环境等依然承压,收入增速环比略微放缓,利润增速依然下滑,静待需求回升。长期维度,社会老龄化及医疗保健意识提升带来医疗需求增长,医疗服务赛道在持续性加强,行业竞争加速优胜劣汰。建议关注:通策医疗、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99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25Q1-3同比2024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3%、-17.38%、-18.71%;2025Q3同比于2024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30%、-8.55%、-9.02%。三季度收入利润总额环比仍有所下滑,短期承压,我们预计明年随着行业需求逐步恢复,医疗器械公司也将逐步迎来拐点,板块发展趋势向好。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等。
生物制品:17家生物制品公司2025Q1-3同比于2024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8.4%、-51.0%、-54.4%;2025Q3同比于2024Q3单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4.5%、-46.2%、-53.1%。建议关注:天坛生物、欧林生物、华兰生物。
CXO:22家CXO上市公司2025Q1-3同比2024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3.29%、59.25%、33.59%;2025Q3同比于2024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1.74%、47.47%、50.53%。三季度收入利润总额增速继续环比改善。随着美元进一步降息、国内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改善,CXO公司订单增速也随之持续改善,价格竞争方面释放积极信号,更多CRO公司也将逐步迎来拐点,板块发展趋势向好。建议关注:泰格医药、药明合联、药明康德等。
原料药:50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5前三季度同比2024前三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7%、5.65%、1.61%;原料药板块受到2024高基数影响,叠加价格持续磨底,内外需阶段性减弱,收入受损较大;同时年内由于地缘政治以及院内需求弱等因素,利润承压。2025Q3同比于2024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8.2%、-26.2%、-25.96%。短期看,1)需求端:2025H1由于地缘政治影响和美国关税政策,存在部分抢出口现象,我们预计需要1-2个季度去库存。内需因夏季因素阶段性减弱,我们预计Q4恢复正常。2)成本端:粮食价格下行,发酵类原料药成本下降;石化价格保持较低位置,2026年板块盈利能力总体有望提升。3)供给端:过剩的小企业产能逐步出清,行业产能向头部优质公司集中,加大全球市占率。中长期看,我国在中间体和原料药行业有非常强的成本、产业链等优势,无惧竞争。印度PLI计划已实质停摆,国际竞争缓和。GLP-1多肽产业链整体高景气,利拉鲁肽专利到期,司美格鲁肽在大部分地区将于2026年专利到期,GLP-1多肽原料药企业有望受益。
药店: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5Q1-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12.4%、6.2%。2025Q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35.6%、15.7%。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医药流通: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5Q1-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3.1%、-19.1%。2025Q3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0.3%、-11.9%。建议关注:九州通、上海医药等。
风险提示: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性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