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财经头条速读: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摘要
11月18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前10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88.1%
财政部11月17日发布的2025年1至10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至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5万亿元,同比增长0.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在主要税收收入项目中,印花税收入3781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629亿元,同比增长88.1%。
国家药监局发文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 24项举措激发万亿化妆品市场新活力
11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旨在通过全过程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全方位筑牢化妆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我国目前拥有化妆品企业2万余家,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品种4.6万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品种229.1万个。据统计,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交易额达1万亿元以上,其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55.2%。
广东首次出台养老金融专属政策 适时合理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11月17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会同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这是广东首次出台养老金融专属政策。《实施方案》提出,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不断增加广东优质投资项目储备,适时合理提高广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险资配置新动向:加码股票和基金 债券占比环比下降
2025年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保持增长,险资继续增持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的配置占比有所下降。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合计3.62万亿元,规模和占比均较二季度末进一步提升;此外,人身险公司的债券配置占比环比下降,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银行存款配置规模和占比均环比下降。
上海证券报
国家外汇局:10月跨境资金净流入增多 外汇市场保持较强韧性
11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0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10月,银行结汇2142亿美元,售汇196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231亿美元,对外付款5719亿美元。
商务部等7部门开展“东绸西固”工作: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商务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统筹东中西部茧丝绸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适应茧丝绸产业梯次转移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茧丝绸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形成茧丝绸产业“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资管巨头操作现分歧 海外AI泡沫之辩白热化
随着美国13F报告陆续披露,资管巨头在“AI龙头”英伟达上的操作呈现显著分化,一场围绕人工智能前景的多空博弈正在激烈进行。站在当前时点,AI泡沫之辩日趋激烈。部分机构表示,海外AI概念股估值过高且出现了循环融资等风险,已形成明显泡沫;也有观点认为,科技企业盈利稳健且资本开支意愿强劲,当前海外AI板块尚未进入典型的泡沫状态。
储能破局 锂电产业进阶启新程
今年三季度以来,储能市场的爆发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快速攀升,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更是大幅上涨,锂电材料板块一跃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头号明星”。
证券时报
前10月财政收入持续回暖 科技民生投入强劲
11月17日,财政部公布的2025年1~10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稳步回升,财政支出增幅放缓,但民生、科技相关支出依然维持较高增幅。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继续提高,税收收入延续较快增长。
电商税收合规重塑行业生态 公平竞争让“良币”脱颖而出
“以前看着部分同行靠偷漏税压低成本、低价抢单,我们合规经营反而没优势,心里别提多憋屈了。现在税务规范,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终于能靠产品力和服务力说话了。”一位生活用品企业负责人感慨道。随着2025年10月31日前《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新规”)首轮信息报送完成,曾经依赖隐匿收入、转换收入性质等手段逃税的电商经营模式正式终结,行业迎来以合规为核心的生态重塑。
海外机构11月密集调研电子和机械两大行业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1月以来(截至11月17日),累计有509家海外机构合计调研109家上市公司。分行业来看,海外机构主要青睐电子和机械设备两大行业,调研的公司数量分别为22家和15家,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行业。
多晶硅价格大起大落 新能源企业加大套保稳住利润盘
近期,新能源上游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加大期货市场参与力度,参与家数与套期保值额度同步扩大。事实上,今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意识到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参与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统计数据显示,仅10月份,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家数就达458家,较2024年同期增加218家,同比增长 2.3倍。按照当前趋势,年内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将突破2000家。
证券日报
全市场17只商品ETF总规模年内增长超200%
商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ETF市场的“吸金利器”。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今年以来,全市场17只商品ETF合计资金净流入1020.23亿元,总规模达到2299.87亿元,较年初增长203.92%。
年内新发公募基金产品已达1378只 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从去年的22.63天缩短至年内的16.31天
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迎来一波显著回暖。根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1月17日,按认购起始日统计,年内全市场共发行公募基金1378只,不仅超过去年全年的1143只,更促使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数量成为近三年之最,结束了此前公募基金发行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与此同时,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也从去年的22.63天缩短至年内的16.31天,募集周期明显加快,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活跃度。
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逾10%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经营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以下简称“保费收入”)38434亿元,同比增长10.2%,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712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人身险公司的寿险和投连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较高,财产险公司的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较高。
财政部:前10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88.1%
11月1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1—10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月度增幅继续提高,累计增幅稳步回升。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4%。1月份至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增幅比1月份至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央广网
财政部: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 同比增长0.8%
财政部官网17日披露2025年1—10月财政收支情况。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3364亿元,同比增长1.7%;非税收入33126亿元,同比下降3.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56亿元,同比下降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4634亿元,同比增长2.1%。
智能家电将建立五级智能等级评价体系 明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和评价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219.1—2025)、《智能家用电器应用场景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6505.1—2025)等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2项国家标准从“智能能力”和“场景效果”两个关键维度,清晰界定了智能家电,既给企业研发生产确立了规范,也能够让消费者明白选购、安心使用。
经济参考报
多重利好驱动 万亿级生物制造赛道将迎黄金发展期
用工业尾气合成高价值饲料蛋白,靠人工智能“从头设计”功能性蛋白质,让酵母细胞“种出”珍稀药用成分……从“自然索取”到“生命编程”,生物制造正将诸多的“不可能”变为现实。“十五五”期间,在国家战略引领、技术突破赋能、市场需求拉动等因素驱动下,这一万亿级赛道将迎来全面提速的黄金发展期,开启人类生产生活的跨时代变革。
力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更多政策举措加快制定
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正稳步推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近八成“小巨人”企业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环节。
>>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