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从Arrowhead管线看小核酸发展方向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市场表现分析:11月10日至11月14日,医药指数上涨3.29%,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4.37%。本周医药较为活跃,流感等主题表现较好,创新药显著反弹,核心创新药信立泰、三生制药等股价接近新高。当前位置,我们建议精选创新药核心资产,看好未来股价走出新高度,同时建议配置业绩趋势明确和26年经营有望反转的个股。1)创新药重点关注,A股)信立泰、泽璟制药、热景生物、科伦药业、上海谊众、康弘药业、华纳药厂、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昂利康、一品红、恒瑞医药;港股)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科伦博泰、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同时,关注业绩持续改善的方向:2)出口类的CXO及产业链如药明康德、凯莱英、皓元医药、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等,器械供应链如海泰新光等;3)经营稳健、低估值类且26年有望迎来行业或个股基本面变化的标的如方盛制药、马应龙、可孚医疗、人福医药、恩华药业、羚锐制药、鱼跃医疗等。
医药指数和各细分领域表现、涨跌幅:本周上涨个股数量404家,下跌个股65家,涨幅居前为金迪克(+61.65%)、人民同泰(+61.13%)、诚达药业(+58.25%)、合富中国(+50.92%)、富祥药业(+46.66%),跌幅居前为*ST长药(-33.62%)、振德医疗(-11.30%)、福瑞股份(-8.12%)、瑞迈特(-6.42%)、微电生理(-5.41%)。
Arrowhead管线密集推进,股价持续走强。ArrowheadPharmaceuticals聚焦TRiM平台开发靶向siRNA药物,管线覆盖心血管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核心技术壁垒突出,TRiM™平台通过配体介导递送实现组织特异性靶向,递送效率优异,在肌肉、神经、脂肪等肝外递送领域布局领先。Plozasiran(APOC3siRNA)获批在即,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给药频率为每三个月一次。其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FCS)适应症III期数据显示,第10个月TG较基线降幅达78%-80%,已申报上市(FDAPDUFA日期2025年11月18日),另一适应症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处于III期临床。减重领域:ARO-INHBE目前处于I/IIa期,预计2025年底公布Part1数据;ARO-ALK7为脂肪靶向siRNA药物,25M4进入I/IIa期。CNS领域进展加速:ARO-MAPT(靶点Tau)用于阿尔茨海默病,25M10进入I/IIa期;临床前的ARO-SNCA(靶点α-synuclein)聚焦帕金森病,25M9与诺华达成全球合作协议。
投资观点及建议关注标的:中国医药产业已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尤其是创新药显著打开了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具体来看,1)中国创新产业已具规模,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创新药公司正在以全球First-in-class的姿态快速崛起;2)出海能力加速提升,中国药企已成为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如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美好医疗等。需求端和支付端也在持续推动新增量: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另外,新技术也在加速行业变革: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展望25Q4,继续看好创新药主线,关注三季度业绩开始企稳回升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医疗设备和家用器械板块,建议布局2026年行业有望迎来反转的老龄化及院外消费,同时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麻药、血制品等。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热景生物、悦康药业;
本月建议关注组合:恒瑞医药,信立泰,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热景生物,信达生物,上海谊众,方盛制药,马应龙,人福医药。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