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ED药行业调研简报|2025/08:行业洞察:盐酸司美那非片与盐酸妥诺达非片获批上市,抗ED药赛道再添猛将
短期内国产抗ED新药难以“超越”经典药物,而有望巨头建立的庞大市场里,找准细分赛道并做深做透
截至2025年8月25日,京东平台抗ED药的量价数据显示,西地那非与他达拉非的单品累计最优销量已达百万级别,领先其他品类。西地那非“伟哥”近乎成为抗ED药的代名词,拥有25年的市场教育历史,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深入人心,品牌壁垒深厚。另外,随着专利过期,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仿制药生产已普及,众多药厂参与竞争,将价格压至极低,为用户提供了极高性价比的选择,牢牢锁定了对价格敏感的男性群体。新药在成本控制方面,短期内难以与这些成熟且规模化的仿制药竞争。
价格方面,西地那非与他达拉非覆盖35-250元区间,爱地那非的价格带上移至65-300元,司美那非与妥诺达非的价格带更延伸至25-550元。这体现新药并非采取单纯的低价策略,而是通过差异化定位来吸引消费者。随着中国抗ED药用户需求日趋年轻化,更灵活的定价策略使得国产新药可更精准针对年轻群体,强调其差异化优势,从而在增量市场中抢占先机。
当前中国抗ED药物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国产仿制药竞争加剧且新药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当前对中国抗ED药物市场的分析,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治疗”框架。该市场正展现出强烈的消费医疗属性,其需求来源已从单纯的ED治疗,扩展至更广泛的性功能增强领域。驱动因素包括:第一,“表现焦虑”的普遍性。在现代社会快节奏与高压环境下,部分男性寻求药物支持以确保性表现的可控性和满意度,这并非出于病理需求,而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第二,社会观念去污名化。公众对性健康的讨论日趋开放,使得此类药物用户减少了心理门槛。因此,中国抗ED药需求由“核心医疗需求”与“增量增强需求”共同构成,也深刻影响着市场产品的结构。抗ED药物市场已从早期由外资原研药主导,发展到如今本土仿制药乃至国产新药纷纷崛起的格局。未来,随着更多国产企业通过仿制、剂型创新乃至新药研发入局,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