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AI周报(第31期20251101-20251115):调整仍是布局期,重视龙头+弹性环节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1-20 09:01:01 评论:0

  报告摘要

  行业整体策略:调整仍是布局期,重视龙头+弹性环节

  新能源向上周期仍处于上半场,调整期可以加大布局,需更重视龙头的确定性和上游的弹性。优选储能、锂电等供需较好环节;弹性方向选择为涨价、AI+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向上新周期已开启

  1、调整期重视龙头公司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受益。近期,宁德时代通过“产能绑定+技术联合开发”模式备货供应链:与嘉元科技签订协议,锁定未来三年铜箔最低产能62.4万吨并联合研发新型负极集流体(含固态电池用铜箔);同时在锂盐(战略入股天华新能锁定16.5万吨氢氧化锂)、磷酸铁锂正极(控股江西升华、与龙蟠科技/万润新能签长单),保障未来供应链。

  2、重视电解液、正极产业链等锂电弹性环节的布局,天赐材料、多氟多、湖南裕能等受益。1)从六氟磷酸锂到VC、LiFSI,电解液产业链涨价持续:电池级VC自9月起两个月涨幅超30%,六氟磷酸锂从9月中旬5.5万元/吨涨幅超100%,LiFSI成交价约10万–11万元/吨(较前期涨两万多元);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与LiFSI自供比例分别为90%与80%。2)近期中创新航联合华友控股集团参与盛新锂能定增。3)磷酸铁锂产业链开工率从年中约50%大幅提升至80%以上,11月部分头部企业达100%甚至110%;价格上,三代半、四代品因供不应求缺货上涨且落地较多。

  3、龙头有望继续引领固态电池变革,厦钨新能、当升科技、璞泰来等受益。近期,比亚迪固态电池整体布局详解:以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搭配多元正负极及隔膜形成闭环,车辆应用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5年中试成本降至1200元/kWh,2027年有望压降至500元/kWh。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逐步抬升

  1、政策+市场推动储能产业持续向好,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受益。1)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文:促进新能源消纳与调控,提出创新消纳新模式(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等)、增强电力系统适配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储能建设、挖掘新能源配储调节潜力)等措施。2)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含高载能产业转移、传统产业配储能等)、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含风光氢储、绿色氢氨醇基地等)等核心方向。3)2025年10月,国内储能采招落地总规模10.5GW/30.8GWh(同比增184%);海博思创、赣锋锂电、宁德时代为储能系统中标领跑企业(海博思创中标500MW/3000MWh居首);价格方面,4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标加权均价环比上涨23.23%(因构网型项目增多)。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特斯拉、小鹏推动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加速发展,浙江荣泰、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受益。1)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规划年产能100万台),预计每台成本将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根据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其10年内实现运营100万辆Robotaxi、销售100万台机器人;公司准备扩建得州超级工厂,计划2027年投入运营,拟年产10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2)近期,小鹏发布四大AI产品商业化计划:①第二代VLA智驾;②Robotaxi(2026年推3款车型并启动试运营);③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82个自由度,2026年底规模量产);④低空出行产品。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太平洋 刘强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