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生未来升学就业路径研究白皮书:英国高等教育篇

股票资讯 阅读:24 2025-11-20 21:02:48 评论:0

  美国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的总体吸纳能力不减反增,但主要生源国格局已从“以中国为绝对主力”转向“多国分散竞争”,中国在其中的相对份额持续下降。

  2023/24学年,美国高校在读国际学生总数达1,126,690人,较上一学年增长约7%,创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同期,印度学生人数增长至约331,602人,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生源国;中国学生人数约277,398人,同比下降约4%。

  赴美留学从“单一目的地”转向“多国组合配置”

  中国家庭不再将美国视为唯一或默认的留学目的地,而是考虑加入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目的地申请组合,进行综合权衡与配置。

  针对中国学生的调查和访谈研究显示,近年来受安全事件、中美关系和签证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以美国为首选目的地的比例由约50%下降至约30%左右,英国等目的地占比明显上升。

  IDP发布的EmergingFutures6报告指出,大多数国际学生在制定留学计划时,会同时考虑2–3个目的地国家,而非只选择单一国家。

  后续追踪数据显示,在政策与汇率波动背景下,跨国“换目的地”成为常态行为,美国与英国、加拿大、澳洲等之间的可替代性显著提升。

  顶尖美本录取率持续下行,竞争强度进一步上升

  在国际生总量增加、多国优秀学生集中冲刺的背景下,美国顶尖本科院校的录取难度持续加大,并未因中国申请人数下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

  CommonApp2023/24季度数据显示,约143万申请人提交了947万份申请;2024/25季度,人均申请学校数进一步上升至6.8所,申请密度持续提高。

  常春藤及其他顶尖录取数据表明,近几年整体录取率已稳定在3–5%区间,部分学校创下历史最低水平。

  在经历test-optional试验后,一些顶尖院校重新强化标准化考试要求,主流媒体与招生办均明确指出:冲击最顶尖院校时,提交SAT/ACT仍是现实优势(SAT1550以上)。

  国际学生规模再创新高,但生源结构明显重组


头豹研究院 冯秋涵,孟可可,秦颖颖,郭欣欣,李青林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